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5(2 / 2)

加入书签

一份竹简没用太久就组装好了,然后是用空白纸张印刷再装订成册。一整份的著作至多几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印刷,为了保险起见秦国还印了好几份。

印刷好的著作直接被士兵装车带走,拉去和粮食混装。之后也由秦国士兵负责护送回国,士兵全程凶神恶煞,禁止外人靠近。

不能靠近就没办法上手触摸,只能远远看着秦人忙活。大家不明觉厉,只知道那是新奇的好物,全都眼馋地看着。

秦国居然弄出了这么方便就能复刻著作的东西吗?要不要去秦国转转,看能不能学到技术?

印刷仿制是不难,可是那个纸张不同,他们光看着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没多久,咸阳迎来了大批量的学子。

彼时扶苏正在试典礼上要穿的衣服,秦王政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儿子一起试衣服。

他像个挑剔的甲方,在衣服上挑出了不下十个毛病。扶苏倒是没什么感觉,他都习惯了,负责制衣的绣娘快要吓昏过去了。

为了拯救可怜的绣娘,扶苏招来侍官汇报正事,让父亲分散一些关注。

侍官说起了运粮的事情:

“士兵已经按照吩咐将粮草运到了赵魏边界。”

运粮是有个损耗的,毕竟负责押运的士兵也要吃饭。古代交通不发达,路难走,速度也慢,夸张的时候运一份粮需要消耗十份粮。

所以七国之间互打很容易调集大量粮草,不需要运太远的路。等到汉朝打匈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光运粮就是个让人心头滴血的损耗。

不仅是粮食,士兵也是。

七国庶民拿起武器就能上战场,放下武器就能回乡种田。

不管打仗还是种田,基本都在家门口。不需要走太远的路,分分钟拉起来几十万大军。

等到了打边疆异族的时候,十万大军都难凑。千里迢迢赶过去,实在是不容易。

要不是后来的朝代人口越来越多,边疆想凑出数十万大军,那是在想桃子。

秦王政和扶苏商议之后,以尽量少浪费这些来之不易的粮草的原则,干脆把粮食就近运到赵国和魏国的边境。

下一个不是打魏国吗?还省得再从关中调粮这一步了。

齐、魏、赵是接壤的,粮车从北边进入赵地,那里有个三国交接的区域。沿着其中魏赵的国境线运粮,最为方便。

虽然难免还是要绕点路走大道,但也比直接送去关中要好。将军们提前商量好了进攻的路线,粮食就运到屯兵点存放。

侍官接着说:

“书籍被单独分出来,暂且存放在齐赵边界了,等凑够几车再一同运来咸阳。”

秦王政颔首:

“善。”

反正书籍也不是主要目标,晚点送来不耽误事情。

活字印刷的书籍存在很多小毛病,比如字体排列不够整齐、字模高低不同导致印刷出来的纸张文字深浅不一等。

这些小毛病在速度和效率面前不值一提,等东西送到了再找人雕刻精细的雕版也不迟。

只要没有错漏,问题就不大。

秦王政更关注的是赵国贵族的近况。

秦军已经将逃亡的赵国贵族搜刮了一个遍,剩下死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