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过他那个身份和立场,直接劝只会起反效果。所以郭开很聪明地选择了换一种方式,用各种办法叫李牧看到如今赵国有多无药可救。

昏聩的君主在猜忌他,短视的贵族为了利益会打压他。他们只在乎赵国会不会亡国,不在乎赵国发展得好不好,因为他们只求自己舒坦。

郭开做的就是消磨李牧对赵国上层的期待,最好能生出另寻明主的想法。

这招确实挺有效果的,不过李牧心里的明主却是赵国的前太子嘉。

郭开: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眼看秦国即将大军压境,他赶紧把烫手山芋送出去了。剩下的让秦人去劝吧,他不行了。

李牧打量着扶苏,他倒要看看这位公子还能怎么劝他,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说辞。

扶苏还真有。

他拿出了之前忽悠的秦国官吏的统计大法,打算让老将军好好感受一下数据的冲击。

“将军常年在代地,恐怕不太清楚赵国其他地方的黔首都在过什么日子。”

李牧眉头微动,意识到他想说什么了。

“邯郸等地的庶民日子过得还成,除却战事起时家中男丁需要充军之外,只需要担忧天灾。”

“可远离都城、靠近国境边界处的庶民就大不相同了,那里已有许多村庄十室九空。”

“将军常年与匈奴作战,应当见过被匈奴劫掠后的惨状吧?”

李牧脸色难看:

“匈奴不通教化,行事时毫无人性……”

扶苏打断他:

“中原各国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李牧沉默了。

匈奴人觉得中原人和他们不是一家的,烧杀抢掠的时候根本没什么心理负担。当然,他们对付自己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看看中原各国呢?说得好像大家互相之间很爱惜对方的黎庶似的。

古代百姓大多视军队为洪水猛兽,有个词叫做“兵匪”,说的是朝廷的部队像强盗土匪一样。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纪律严明勒令不许侵犯百姓的军队少之又少,偶尔冒出一个都能被史书吹捧。实际上大部分军队行事作风都不比匪徒好到哪里去,山匪来了百姓要遭殃,士兵来了百姓照样要遭殃。

战国时期几乎年年都打仗,边界处被各国军队反复扫荡,庶民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艰难。

国家核心区域不怎么遭受战争侵害,他们当然觉得日子好过,觉得继续维持如今几国对峙的现状无所谓。那边境百姓呢?他们活该被反复欺凌吗?

扶苏递给李牧一卷竹简,上面详细记录了边境庶民的伤亡数据,以及太平地区的数据对比。

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对黎庶有多重要,看数据就知道了。

李牧看着那触目惊心的对比,陷入了长久的默然。

其实要说服李牧这样耿直的武将并不是很难,尤其对方真正在意的不是赵国王室而是赵国庶民。

半晌后,李牧放下竹简,强辩道:

“若非秦国发兵攻赵,赵国何至于死伤惨重?”

既然心疼庶民,你秦国倒是别开战啊。

扶苏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