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2 / 2)
虽然府城离眉山并不算远,但搬家还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苏洵本不想全家人都去府城,从他的角度考虑,最好就是他们父子三人单独去,如果能得到乡试的免试资格,直接参加礼部的省试很好,不能的话,他们就按照正常流程往上考就行了。
奈何苏家兄弟都是新婚不久,要让他们毫无怨言地离开温柔乡,还真是挺不容易的,最终的协商成果,还是一家人一起去。
好在由于水泥的逐渐普及,益州各地道路改善了许多,再加上王弗本来就在府城住过好几年,王家有庞大的庄园和广阔的田地在府城,找个三进三出的房子租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府城定下来后,家里的女人们安顿行李,苏洵自然带着苏轼和苏辙前去拜访张方平。苏轼此前和王弗出门赈灾时也见过张方平一两次,再见张方平,丝毫不见寻常年轻人的拘谨。一番深入交谈后,张方平审视着这父子三人,心中也不由感到天下英才辈出,大宋官场,恐怕又要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了!
张方平对于苏轼和苏辙的喜爱溢于言表,而苏洵此番带来了他精心磨砺多年的著述《权书》
、《衡论》,论为政之道和战争的道理,张方平读罢,连连抚掌称赞,盛誉苏洵的真知灼见。
苏家父子很快就在蜀地官场树立了名声,也获得了直接参加礼部考试的资格。而此时,离明年礼部的初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苏洵就带着两个儿子在各个友人家里走动,也算是对他们两人的一种锻炼。男人多的时候,必然是有酒的,苏轼的酒量不见涨,酒瘾倒是越来越大,曾经是可有可无,现在到了每顿必须小酌两杯的地步了。
王弗拿他没办法,好在他知道分寸,又有酒量的天然限制,外头度数不那么高的粗酒他都是三杯倒,王弗酿的经过蒸馏的烈酒,他就更受不住了。不过他在外头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每每单独出去赴宴喝酒,就忍不住把人家的酒同自己的酒进行比较,某日兴致一来,竟写了一篇赋,用来描述他家自酿酒的醇美之处。
王弗光顾着欣赏他的文章,程氏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命令他们夫妻俩千万不要声张,悄悄销毁此文。王弗这才记起来,民间不许私自酿酒,苏轼这个“大嘴巴子”,险些闯了祸事。
然而,管得住嘴的苏轼就不是苏轼了,又一次赴宴,他醉酒后,当众把自己的文章念出来,同行者觉得他文采出众,连忙拿笔记下来,谁知通篇一看,竟发现他家私自酿酒的罪过。有好事者把他的文章送给张方平看,张方平读罢,哈哈大笑,把他叫去询问,却是问的,他家里的酒是否真的出自他那巧手慧心的娘子之手。
苏轼老老实实认了,张方平却说:“我与你家娘子私交甚笃,怎么不见你家娘子送我两坛酒喝喝?莫不是专门瞒着我这老匹夫?”
苏轼何等聪明,立刻就明白了张方平的意思,这私自酿酒,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只不过是自酿自喝的酒,哪里还需要劳动官府来责问?回了家就和王弗说了这事,让她送两坛酒到张方平府上。
这时已经是九月初,马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