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帝们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可苻坚却有些受宠若惊,他知道,是皇帝能如此评价自己,多亏了拓跋焘和宇文邕的科普。

苻坚@嬴政:“不敢不敢。始皇帝谬赞了,我和您之间,还差得远呢。”

苻坚@拓跋焘@宇文邕:“二位也统一了华夏北方,亦是一方雄主,功绩不凡。”

虽然他嘴上这也说,可他心里门儿清。

你们二位表面上是在夸我,可咱们三个都是统一了北方的君王,你们在夸我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夸赞自己呢?

苻坚:商业互吹是吗?我懂!

听了苻坚的话,拓跋焘和宇文邕顿时开始倾诉自己那一肚子的苦水:

拓跋焘:“实不相瞒,长江天险实在是最佳的屏障。我统一北方后与同时期的南朝刘宋多次展开过战争,可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华夏历史也正式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刘裕:“刘宋?这个国号好生熟悉。难道,我的长子刘义符即位后竟有如此作为?不应该啊?他的能力我再清楚不过了!”

刘义隆@刘裕:“父皇!这是我!知子莫若父,以你对大哥的了解,他哪里有这样的本事?是我开创了“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刘宋王朝成为这一时期里最为富强的国家。”

拓跋焘@刘义隆:“最为富强的国家?怎么?这就是你在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两次下达北伐号令的底气?只可惜,你们刘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带兵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长江沿岸,数万马匹饮马长江。还曾扬言:刘义隆你如果再敢闹事,我就跨过长江打你的屁股!”

“我还记得,那时的你老实的不得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刘义隆:“……”

宇文邕@拓跋焘:“不止这两次。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您被杀,刘义隆得知北魏政变一事,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他趁着北魏内乱发动第三次北伐征战。但由于多方原因,这次北伐的结果依然是惨败。”

“接连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宋文帝刘义隆也因此备受诟病,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从此以后,南朝的刘宋王朝便动荡不安,逐渐衰败下去了。”

听了宇文邕的话,刘义隆不禁朗声大笑,这个拓跋焘,真是他的此生大敌。

可到头来,谁能想到这个不可一世的对手竟死于他人之手?

刘义隆@拓跋焘:“瞧瞧,你的做派实在不得人心,连你的朝臣们都看不下去了!”

拓跋焘:“……,你且等着,我这就跨过长江去打你的屁股!”

朱棣(航海先驱)@刘义隆:“宋文帝你先别急着笑话别人。据我所知,你也是被人所杀,死于太子之手。”

刘义隆:“……”

拓跋焘@刘义隆:“哈哈哈!还好意思笑话我?你被亲子所杀,又能好到哪里去?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看着这两个隔岸相争了一辈子的欢喜冤家到最后竟落得一个下场,仗着时间上的优势,隋唐明清的皇帝们难免起了捉弄之心:

李世民(大唐之光)@拓跋焘@刘义隆:“我有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两位主人公一生相爱相杀,故事极其感人,请各位静听。”

“某鲜卑族首领,15岁时即皇帝位,成为该政权的第三位皇帝。”

“差不多同一时期,某汉族政权,17岁的少年帝王即皇帝位,成为该汉族政权的第三位皇帝。”

“鲜卑族皇帝杀了一位三朝老臣,此人是他们能够统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而那位汉族皇帝也杀了一位三朝老臣,更是当朝开国元勋。”

崔浩:“我……,感觉这剧本有些熟悉。”

檀道济:“我好像这两位知道是谁了。”

檀道济@拓跋焘@刘义隆:“命运无常。或许,这就是历史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