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2 / 2)

加入书签

两人一起拽着绳子,被救援队拉上皮划艇。姚江喘息着,没有站起来。

他牢牢握着他的手,低低地说:“别怕。”

那一刻,历中行看见他殷红的腰腹。

板房檐角划破了外衣,从肋下至小腹,一道触目惊心的斜口。血水被雨冲淡,又汩汩渗出。

“别哭……”姚江用湿淋淋的手抚摸他煞白的脸,没了血色的唇,“一会儿,我去医院……救援队,由你指挥。”

飓风当空,雨丝飞散。刺目的探照灯将那双桃花眼打得虚眯起来,温柔地向下弯。

头顶,直升机摇晃的绳梯迅速下降。

“中行,我等你。”

天色欲曙,五点五十分,新梁考古队全体撤离。

九点,新梁街道完成疏散,水库开闸泄洪。

二十一日,国家文物局宣布动用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支援俞省受灾文物应急保护、抢险及勘察勘探。

二十二日,姚江从失血昏迷中醒来。

历中行伏在病床前,眉眼疲倦而宁静,胳膊下面枕着一份《河梁日报》。

黎永济去世当天的最新刊。

次版头条,登载着M&C为本次河梁暴雨洪灾捐款五千万的新闻,其中一千万专款用于文保项目。小一号字体加粗的副标题,是发起本次捐款的CEO在接到采访邀请时给出的唯一一句话。

——“既蒙青眼,何敢辜负。”

记者分析,M&C行政总裁意在表达,自企业进入国内以来,对河梁人民给予的接纳与支持心怀感激,所以不吝回报。

八月中旬,侵入城市的洪水逐渐退去。

下旬,万汇复工。

九月,新梁遗址恢复发掘。

十月十二日,河梁市东郊新梁街道,呼南高铁河梁段正式铺轨。

次年三月,学术专著《大邑洪流》出版上市,序言引发热议。

序言中,历中行写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固然值得骄傲,可传说与信史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对‘王朝’的执着,对‘寿数’的追捧,仿佛是没有骨骼的支撑,于是堆叠华美的衣冠。

“我们骄傲的根底不在那里,不在地之广博、时之长远,而在一代一代炎黄子孙,在人本身。

“无论过去如何,都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开放、包容、不卑不亢地面向未来和世界,为此时此刻的中国尽己所能,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才是千年江河塑出的梁骨,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他已经过了向别人解释自己的年纪,没有参与网络上的辩论。

关于新梁遗址是否属于“夏”的争论仍在继续。

也有圈内公众号围绕著作扉页上的内容,进行了小范围的往事钩沉。

那是一行朴素的五号楷体:

献给我故去的老师和今生的爱人。

[正文完]

--------------------

一百二十,两个甲子,十分圆满,感谢陪伴。

晚一点更新后记和参考资料。

第121章 跋&参考资料

今年生日那天,一个人去餐厅吃了顿饭,味道平庸,不及期待。回去的半路上,夜幕落下,路灯亮起,一粒长庚星孤零零地悬在上方,我走着走着,就回过头来拍了一张,想着,这个生日再怎么寒碜,还有今晚的夜空值得称道。

这张照片就是后来长佩封面的底图。

那照片中的天空下方,是一片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