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2 / 2)
昏黄的天色模糊他的视野,耳边却传来帝王的轻笑声,“说得不错。”
仇文德麻了。
两人再无交谈,只一同望着远处的江水。
此处临近入海口③,一边是人造的高堤,另一边则是巨石组成的高崖。从高处看,明明只是水面,却仿若深渊巨口,蛰伏着,就等待着不经意间破笼而出,吞噬山河。
雨势渐大,风雷声动。狂风骤然袭来,众人的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再看水上,随着风势,惊涛掀动,触及边上的高崖又反弹回去,雪花一样的浪潮扑向堤岸,巨大的波浪竟让站在高处的人们在六月的天气里感受到些许凌冽寒气。
浪潮奔涌激荡,滚滚而来。
涛声如雷,挟带卷起泥沙,潮潮叠加,汹涌澎湃。
“未至千般恨不消④,古人诚不欺我。”景色壮阔,安临琛轻喃,眼中却是沉沉痛色,这样壮丽景色的背后,小云在承受多少苦楚?
晚风猎猎,仇文德只看到了帝王口舌微动,却没听到具体话语,他不由稍微上前了小半步;却见帝王仍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浪涛。
“雨水暴涨,下游两岸至今共漫口又被堵上的地方共有五处,小裂口报上来者有二十六处。”仇文德视线跟着帝王望过去,皇帝能话不二遍,他却不能主动追问,这情景下他也没心思追问,只苦涩道:“若是汛发,北至小宋口,南至曹家寨堤溃,都将受灾,一个不好就是田庐尽没。”
今上向来英明果决,或许他不太懂得河道治理,但他懂得用人,若是自己这块出问题掉链子,就该想想怎么保好项上这颗人头了。
迎着风,帝王的声音有些不真切地传来。
“嗯。”
“主动泄洪吧。”
注释:
①参考:明史河渠志。
②蒲松龄《清水潭决口》
③现实中的淮河入海口已经消失了,是个痛,但这里是架空世界,所以有。
④未至千般恨不消——苏轼《观潮》
第87章
主动泄洪,意味着必须有地方要被淹没。
帝王亲临,所有其他声音都被压了下去;最终朝廷出人出力,百姓老老实实跟随着政令走,但这是抽薪止沸,百姓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未必没有怨言。
毕竟,这雨虽然还在下着,但水不是还没漫出来吗?着急忙慌的泄洪,万一明天就不下了怎么办?他们那些个身家性命、房产田地,可都是收拾不进细软的啊。
可帝王令不可更改,下面的人各司其职的忙碌起来。
其他人或许还会有幻想,觉得‘也许过两天这雨就不下了水位就不会继续上涨了’,但安临琛却绝对不会。作为此间天道的半身,他现在虽还没有影响风雨雷霆的能力,却能清晰感受到这些自然威势。
他清楚的知道,这场暴雨甚至还没到最大的时候。
想到这,安临琛眸色再次深沉了下来。
这些天,安临琛但凡体内能量消化掉就会去帮着吞噬些;他进进出出数十次,云葵却始终保持着原本姿态一动不动。
小云自顾不暇,那么主动泄洪,至少能保住下游百姓的性命和些许身家。
不过泄洪不是说了一句话就能立刻开启的。
地区规划、百姓通知、迁徙安置场地、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各处文书连轴转,人人眼圈青黑,好在安临琛亲自坐镇,强势压下所有声音,下方没有半点别的想法,只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入不了帝王的眼。
发出通告的同时,帝王坐镇江南水患一事也一同发布了出去,快速传遍了民众。
安临琛除了第一天去探查情况的时候‘鱼龙白服’了一番,后面他都直接穿了象征帝王身份的明黄龙袍,这道明黄色的身影,是安慰也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