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 / 2)

加入书签

两人沟通完毕,今日的早朝时间也接近了尾声。

诸位大臣似乎意犹未尽,多少有些恋恋不舍。

安临琛一锤定音:“诸爱卿说得都不错,起居舍人给朕整理好今日议题。朕回头会翻阅。”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现下犯事轻微且有例可循者,可先行处理。重大案件一缕押后等待新律出炉。”

“礼部和刑部整理出一份初始版本给朕过目,以最快速呈上来。后续可一直修订补充。同时,新律法出现,新的赋税时策也应该搬上朝堂了,众卿请拿出相关汇报奏折来。”

他本来不准备让他们给提案的;但还是让大臣们忙着点比较好,能给人找点事情做不说,万一给出的提案能用呢。

反正最先烦到的也不是他的眼。

点到名的两位尚书齐齐行礼:“臣遵旨。”

等到下面集体安静下来,安临琛又扔下一个炸弹:“天下初定,大锦需要人才,科举考试该拾起来了;如今正值金秋,正是乡试举行的时候。”

“这事儿礼部牵头来办,务必尽善尽美。”

众人面面相窥,显然帝王一锤定音,没有给他们再辩的余地。

礼部尚书再次上前,拱手道:“臣遵旨”。

大锦首届科举,就在帝王的轻描淡写中定了下来。

前朝同样有科举制度;每三年一次 ,凡遇子、卯、午、酉年行之。

时间固定,乡试在当年的八月举行,会试在次年二月份,殿试四月份。

太和元年是壬寅虎年,并不在举办之列;大家自然而然的将此次科举当做了‘恩科’,毕竟新帝登基,当加。

前朝末年宦官乱政、朝堂被有心人把持,科举不再是普通读书人的出路,好些年没怎么正儿八经的举行过科举了。

天下读书人无路可走,不少心怀抱负之人沉寂。

现下早秋七月初,就是说再有一个多月,太和元年首届科举就要举办起来了。

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今日朝堂炸雷惊起,说句鸡飞狗跳不足为过。

最后,帝王的一句‘退朝吧’收了尾。

众人如潮水般散了个干净。

安临琛则单独将记录人员留了下来。

皇帝有许多记录人员,不同方面,由不同人负责。

比如,重大决策、祭祖等重大的活动是由史记官员记录;平日里的朝堂议事、私下召见群臣就多数由起居舍人、起居郎这样的官员在旁进行记录。

现下新朝人员不齐,安临琛只有一个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宋达康,从五品。算得上是最容易让皇帝眼熟的位置之一。

别的不说,想要当上起居舍人,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是基础,还必须要手快记忆力要好。甚至因为现在官员不多,宋大人连个和他轮值的人都没有,如此重压之下,都能坚持下来,理好各项数据,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安临琛在上面坐着的时候,就看着宋大人一手拿笔一手拿着小本子,站得八风不动,持笔的手快到能拖出残影,就差把本子搓出火来。

他有些好奇他到底装了多少小本子,写了什么。

宋达康跟着到皇帝到偏殿,倒也沉稳。

安临琛:“今日的朝堂记录,给朕看看。”

宋达康变戏法似的,从左边袖子里掏出两个厚厚的奏折呈了上来。

接着,他从右边袖子里又掏出了个空本子,拿上笔沾了沾本子上固定的小砚台,站到边上了。

显然是随时准备着。

通常来说,皇帝休闲、不办公的时间里,身边也是会有记录官的,即经筵日讲官,专职编修帝王起居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