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 / 2)

加入书签

观众的心情有如坐过山车一般。

但是,比影片本身更打动人的,在于这并非一部按着事先写好的剧本呈上的演出。所有你看到的一切,所有危难时刻的艰难选择,都是需要那个做选择的人去承担后果的。

马克·吐温说:“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或许这才是这部纪录片真正的魅力所在,因为画面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最后老板返身回到梦幻公主号上的那一瞬,剧场里很多人都真实地为他流了泪。

虽然片中全程没有出现过老板的脸,声音也经过了技术处理,但是那个义无反顾奔向黑暗的身影深深地烙印在所有人心中。

影片结束后,许多人都自发站起来鼓掌,整个剧场里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

那时候,记者想,如果老板也能在这里,如果他也能听见这些掌声,该有多好啊……

再后来,记者和主任收到了从北京寄来的邀请函。

《无间日记》,不出所料,夺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

主任真的休了年假,跟记者一起去北京领奖。

颁奖报告会上,一位记协负责人在致颁奖词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

“有人问我,《无间日记》凭什么可以拿奖呢?我想说的是,在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但是我们的调查记者,全国范围内只有不足百人。调查记者,是这个社会的良心。支撑一个人去做调查记者的,不是钱,也不是权,而是微薄的社会尊重与理想主义。可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理想的光芒实在太微弱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继续坚守着这份理想和情怀,愿意为了治疗这个社会的沉疴宿疾燃烧自己的热情甚至生命。

但是《无间日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不死’的媒体人,让我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年代,依然有记者不畏强权和风险,不屈从于压力和金钱,真实地在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希望。

这就是我认为《无间日记》值得这个奖的原因。”

台下,掌声雷动,而记者和主任,热泪盈眶。

晚上,颁奖报告会结束后,记者和主任在一家小馆子里喝酒庆祝。

烧烤浓烈的香气、隔壁桌咋咋呼呼的猜拳声、啤酒的清冽、二锅头的醇厚,蒸腾出一派歌舞升平的人间烟火气。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了些微的醉意,记者突然想起上一次主任喝醉酒之后那一顿骚操作,吓得打了个激灵,赶紧捂住主任的杯子说:“差不多了,主任你不能再喝了!”

主任说:“没事儿!今天高兴,咱们一醉方休!!”

记者捂着主任的杯子不松手:“不是,主任,你不知道,你喝醉酒之后……是……那个样儿的……我真招架不住!!”

主任就来抢杯子,抢来抢去,不知怎么的,到最后就把捂着杯子的记者的手握住了。

记者有些吃惊地抬头看了主任一眼。

“咳……”主任耳朵有点红,有些不好意思似的小声嘟囔了一句:“不喝醉有些话说不出口……”

记者呆了一下:“主任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主任耳朵更红了,有些绷不住地把手拿开了,像是掩饰一般,他突然大声说道:“哦对了,我有个礼物要送给你。”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包好的东西,不太厚,长方形的。

记者有些奇怪地接过来:“是什么?”

“你回去看,不要在这里拆开。”主任嘱咐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