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2 / 2)

加入书签

他的后世子孙吗?竟然有本事干过他们李家的男儿们吗?

底下的臣子们皆面面相觑,虽然吧他们不是看不起女人,然而脑补一下上面坐着的是一位女帝,嗯,怎么感觉有些怪呢?

大唐的君臣都不发一言,谁心里却都不轻松。

不对啊,他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科举吗?科举啊!

沈悠已经继续道:【糊名制的推广,让赵光义得以提拔大批的寒门子弟,从而也得到了天下文人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纵然赵光义把大宋对辽的大好局面葬送,依然能稳坐江山的原因。武将们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光义两次北伐,再把无数能打仗的武将都送到大辽手里,真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有意借大辽之手把武将们都干掉。能打仗的人都死了,还有谁能与之为敌?】

别说沈悠有此猜测了,面对一个一次又一次送大宋将士去死的赵光义,谁心里不得有那么一个想法?

【真正能乱天下的,从来不是文人,而是那些手握兵权,背靠立国

之本的将士们。赵光义把武将们收拾了,再通过改良科举制度,收拢天下学子之心。学子们都是什么?是将来的治国之人,也是记史之人。把这些人收拢,还用担心有人道他的不是?还怕天下人骂他吗?】

【须知文人们啊,对于有利于他们的人自然是大夸特夸,凡不利于他们的,必然是要想方设法挑出毛病来,无限放大,再引得天下人口诛笔伐。不得不说,赵光义打仗是真不行,这对人心的洞察却是一等一的好!】

赵光义!!!可以请你不要再夸我了吗?你那是在夸我吗?看看他哥和底下那些武将们的眼神,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了都,天幕这是要坑我,坑我!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想要拉拢人,能给人前程还不够,更得把人的位置提高啊。赵光义发扬光大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也就造就了大宋一朝文人的地位那是空前的高。自然,随着一次又一次科举取才,轻而易举的,赵光义就把赵匡胤留下的旧臣全都换了下来,这样一来,赵光义纵然对外没有功劳,内里朝臣都是因他而得利的,谁还会想不开的要把他拉下马。这不就让他有了机会稳坐皇位,更把他的江山传承下去?】

【可是,因为他两次北伐令大宋损失惨重,此后对大辽又是消极防御,辽军不趁着国内安定,军事强悍时发兵南下,最好能一举拿下整个中原,那他们岂不是白瞎了多年的努力?】

【面对辽国频频进犯,宋军不堪其扰,而且随着赵光义驾崩,新君继位,也得开一个好头吧。此时的大宋朝里尚有主战的臣子,如宰相寇準。面对大辽国下诏伐宋,萧太后母子御驾亲征,寇準一再进劝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怕吗?怕的!几乎在听到寇準提出让他亲征的时候,他就想跑。却被寇準劝阻,逼于无奈的真宗只能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御驾亲征。】

【赵家啊,赵光义真是开了一个极好的头,战场上丢下数万将士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都能稳坐江山,这不是在告诉他的儿孙们,人啊只要活着就什么都会有,所以别太在意什么天下,什么百姓。瞧,于国家危难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