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 2)
“照实说就是,本官定不怪你。”
燕青噎了一下:“太尉,百姓都道您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只不过也有一些墨客说您是挟势弄权的奸臣,还有一些小吏说您行事过于残暴……”
高俅听了这话并未不高兴:“嗯,他们说的也没错。走,挟势弄权去。”
“嗯,嗯?”
燕青稀里糊涂的跟上前去,他还以为太尉会问在他眼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燕青已经想好了答案,他觉得高俅是个很复杂的人,但他一定是个好人!
高俅当然不在意那些书生官吏对他的评价,特殊时期行特殊方法,若是按部就班的整顿官场,那等金兵攻到墙下都结束不了,恢复体系的事等和平了再说。
高俅的午食是在酒楼解决的,他说的挟势弄权也不是玩笑话。
这是高俅来到大名府的第二个目的,宋江任同知后掌管粮食事宜,结果就发现了不少弊端。
北宋同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阻挡不了商业的繁荣发展。早些年,粮、茶、盐等重要商品是牢牢把握在官府手里的,这些年不少商户通过交引也可正大光明的贩卖,但仍不少押送物资的小吏偷换官粮以次充好,总之,私下交易源源不断。
宋江就是想整顿这种现象但受阻严重,因为这侵犯了那些富商的利益。
汴京城的商户在天子脚下,又有不少朝廷官员压着,所以不敢做的太过,但其他地方就不同了。
先不说粮盐是必需品,单论茶叶这一项,一个钢镚大小的茶饼就要一千文,建茶精品一饼就要四十贯,在大宋都供不应求的东西,辽夏更是趋之若鹜,其中的暗箱操作可想而知。
高俅不敢直接动其根本,但的计划却能提上日程了。
其实隋唐时期,行的概念已经形成,时至今日,各个商户间来往已是常事,其中为首的那个被称之为行首,这大名府的行首正是卢俊义。
包间内,以卢俊义为首的十几个大商户互相大眼瞪着小眼,原因无他,所谓士农工商,他们商人的地位低贱惯了,但官至太尉的高俅竟以官府的名义让他们建立正规的商会,这事怎么想都不对劲。
“水泥路修好之后各府间的流通速度会变快,虽然商品售价受到限制,但交引之事各位就无需为难了,且到时货物可直接交由各位,其间可少不少麻烦。”
一时间,在场所有商户心思攒动,不少人认为可行。第一,他们都是大商户,货物本就不敢售价太离谱。第二,商户间交流本就平常,太尉提出的商会不过是换个形式罢了。
更何况太尉言明会解决交引的问题,这可比他们费尽心思去弄方便多了。
当然,也有不赞成的,比如林学海。他自己卖东西卖的好好的,为什么平白无故要加入这个所谓的商会,而且还有如此多的规矩。要他什么事都和会长商量他可不愿意。
高俅坐在高位把这些人的心思看的一清二楚,大名府商人多且繁杂,商会的建立有利于官府对商户的把控,尤其眼前这些人几乎涵盖了米茶盐、丝布绢棉、草柴薪等货物。
只要把控了他们,那其他小商户自然就不必担心了。等商会健全后,百姓们也不会因漫天飞价而苦恼。再说了,商会的健全最得利的还是商人本身,不论是薄利多销还是货物运送带来的利润,他们只会比从前挣的更多,还不用担心官府。
“商会正式建立后,本官会把香皂的代理权交给各位,对了,香皂你们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吧。”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香皂他们知道啊,从汴京来的商户带到这里的香皂礼盒一到这儿就立马售空,连他们这些富商都买不到。
其中有几个有见识的倒是见过王公贵族用的肥皂团,不过那东西软不拉叽的和香皂比起来差远了。就连最普通的白皂也比肥皂团来的漂亮舒适。
卢俊义第一个附和道:“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