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 / 2)

加入书签

突然就多了某种渴望,想了解沈恪素日的模样,所以其实春生不知道,在经过府上的那段路,他一直没说话是因为他一直在一寸一寸细细打量着那孩子待了这么久的地方。

顾晏极为聪慧,这是顾氏长辈们的一致评价,所以从一个人的府宅痕迹推测出主人平日的性子习惯也是非常简单的。

即便只是扫了一眼,但从有序安静的仆侍、简朴深厚的门墙、以及现在从书房所见一切,都说明了此地主人性子冷漠严谨,是一名极为强势的上位者。

当然,对于顾晏来说,这个评价自然是不够全面的。

不管是壁上挂着的极为爱惜的长弓,还是从书架上随意翻阅的书上留的批注,都表达了此间主人隐晦的温情。

就像现在,顾晏随手取下书架上的藏书翻开,其上布满了主人阅读时随手所记的心得,这个习惯那个孩子一直保持的很好,如果他这批注上少一些“家主、老师”之类的词语兴许会更好。

比如这本《春秋论史》原著语句是:

“治乱废兴在于己,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论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治数变,下不知所守。故绝不在六艺之道,凡以礼治,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此书是数百年前大儒上武帝言,其间所言之意八字概括,不过为独尊儒学,罢黜百家。

沈恪一旁的批注则为:

【老师曾言,乱世霸道,治世王道。于君者,百家为手中笔,案上书,所言所论不过器具,上无所喜,亦无所恶。

故吾阅此书,觉几处语句有待斟酌。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是以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故君者,应据旧以鉴新,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吾私以为应法为骨,墨为肉,儒为皮,道为心,阴阳杂脉为血。】

批注主人应该先写完了这段,犹豫了一会儿,后面又添了一段小字:

【吾深感老师言,受益颇多。】

沈恪的字是顾晏手把手亲自所教,他的字顾晏自然认得,且是极为熟悉。

顾晏指腹从那行熟悉的字迹拂过,敛眸,眉梢微微露出几分柔意。

此外再抽出几本书,其上批注各有不同,但最后几行无一例外都会添上一行小字,无外乎如此,其间种种孺慕思恋溢于言表,若叫旁的人见着,必得大吃一惊不可!

春生见这位家主看着看着书,神情渐渐软和露笑,暗自惊奇,也不知那书上面写了些什么,竟叫这位家主如此爱不释手,面容柔和。

--------------------

最后那段典籍是胡乱编的,别去深究

慢慢来,先写小舅舅的心理过程QAQ

第25章 二十五 情意

============================

镇南军驻地。

将领分坐两排,正对北上一事进行激烈争论。

众人一边争执,一边又暗暗将目光落向正北方端坐的那位大人,想从他的神色来揣度他的态度。

可惜南主从始至终都面无表情,对他们所争执的问题不发一言,保持缄默。

不过这也正常,等到南主开口,便意味着这场争论自然也就有了定论,当下这位不表态,他们这些人才有争执的余地。

但这场争论最后还是没能顺利进行下去。

底下镇南军的将领,这几年跟着沈恪风风雨雨地走过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没想到今天还是叫他们大开了眼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