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2 / 2)

加入书签

反倒是梅童生父子,没有参合此事,多少让杜里正略感欣慰。

*

一夜无话,次日因村塾再次放假,桂重阳与梅小八就得了闲。

梅小八做完例行功课,都坐不住,央磨着桂重阳出去耍。

今天桂二爷爷与桂春过来帮看了烟道,毕竟是新宅,总要试几日,所以屋子里还是阴冷,反倒不如外头舒坦。

桂重阳练完大字,抄完《地藏经》,也觉得手脚冰凉,就跟着梅小八出来。

梅小八扛了两个钓杆,又提了一个水桶,带桂重阳去河边钓鱼。

自打中秋过后,梅氏就不许梅小八再下水。

梅小八憋的狠了,就捉摸出钓鱼竿来,偏生又是坐不住的性子,每次都没有耐心钓鱼,就拉了桂重阳过去。

桂重阳因为身体不好,小时候静的多、动的少,是能坐得住的。最后梅小八打窝子、上饵料,桂重阳坐着垂钓,小兄弟两个倒是配合的刚刚好。

今天梅小八拖桂重阳出来,显然也是打这个主意。

“可惜姑姑不让,俺不能下河摸黄鳝,现下的鳝鱼才肥呢!”梅小八提着东西,面带惋惜道。

桂重阳轻哼一声道:“秋水阴寒,可是闹着玩的!为了两口吃食,你原意以后做个瘫子?”

这说的是村里一个李姓旁支的老鳏夫,早年丧妻,留下一个儿子,家里赤贫,没有二亩地,每年开河后就摸着泥鳅黄鳝去赶集卖,有了收益就不避寒暑,结果风湿严重,不到三十多岁就下不了床。幸好儿子还算孝顺,在林家做长工,有份工钱,父子二人得以维持生计。

梅小八伸了下舌头,也不再念叨下水的事了。

少一时,小兄弟两个到了河边。

梅小八从水桶里拿出炒好的糜子面团,在一处柳树下打窝子。

桂重阳也撑起两个鱼竿,手中却拿出了一本《四书集注》。

杜里正的身份诡异,使得桂重阳生出各种猜测,也越发的觉得时间紧迫起来。

桂远是去年十一月初一没的,桂重阳守父孝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出孝,虽说时间有些赶,可也正好能参加后年县试,就想要到时候一试。

算下来,就剩下一年半时间了。

梅小八打好了窝子,回头就看到桂重阳拿着书本的模样,不由压下之前的雀跃,也折了柳枝,在地上写起新学的百家姓来。

这才是“近朱者赤”,桂重阳眼角看到,微微一笑。

桂重阳一心二用,丝毫不耽误看鱼竿,没一会儿就钓上来两条半尺长的鲫鱼。

梅小八见状连忙放下书本,过去摘鱼换饵,本还担心看漏杆,白瞎了打窝子的糜子,到底是粮食,不好白浪费了,这下才真正的放心了。

两个少年,一个看钓杆起杆,一个上前摘鱼换饵,没有鱼的时候就一个人拿着书卷看书,一人蹲在地上用柳枝,落在别人眼中,就成了风景。

不远处一个素服青年骑在马背上,驻足观望,身边跟着两人,也都是骑马随行。

“那是小重阳?”青年有些不敢认:“爱读书的样子倒是没变,作甚这样装扮?”

身后一人回道:“入乡随俗吧,北地到底苦寒,百姓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