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什么时髦的调子一般。

渐渐地, 这句话传入了宫中,落入了贾太后的耳中。

说者无意,可听者有心。旁人只当是个时兴风气, 可贾太后听在耳里,却是心惊肉跳——旁人不清楚三王的事情,可她这个做太后的, 却最是清楚不过。

龙凤不可全, 传唱的难道就是她的那对亲生孩子,武安长公主与李源宏?

贾太后听着这则童谣, 心底愈发地不对味了。她虽从来不信鬼神天祥之说, 可人上了年纪, 免不了患得患失、寄情于神佛。因此, 她的一颗心便渐渐动摇了起来。

——若是武安的存在, 当真会威胁到皇帝的江山;那她便只能忍痛割爱, 抛下武安了。

一连数夜,贾太后难以安眠,在床帐里辗转反侧。御医接连送来安神汤药, 可贾太后却依旧无法入眠, 终日精神憔悴。不过小半个月的功夫,鬓边添了不少华发。

终于有一日,贾太后坐不住了。

她对菊姑姑道:“哀家便替皇帝狠心做了这个抉择罢!下旨传三王回京,恢复他晋王的封号,令他与王妃罗氏团圆。就说,当年是长公主冤枉了他,让他赶紧回京城来,不要留在昆川了。”

菊姑姑满面忧虑:“可是三王若是回京了,定会说出长公主的事儿。三王是那样的性子,他受了九年的苦,一定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届时,长公主又该怎么办?”

贾太后额绑白布,哀哀倚在床上,神色憔悴:“还能怎么办?只能亏欠武安一些了!这总比让皇帝坐不稳江山要好。”

菊姑姑又道:“太后娘娘,您说这歌谣,会不会是三王派人放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武安长公主?”

“他哪儿有那么大的能耐!”太后摆摆手,道,“要是他当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在京城散布流言,那罗氏早八百年就从庙里出来了,何至于被磋磨的一副半死模样,还差点一道勾走了哀家孙儿的性命!”

菊姑姑点头,心里也暗暗道是。

除非三王手段过人、在京中势力盘根错节,这才能在短时间内,于京城里散布这样多的流言。可三王显然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的,因此只能在昆川做个乡下将军。

贾太后不等李源宏同意此事,便下令召三王回京,并恢复其封号。此事在朝中掀起一片轩然大波,李源宏竟然是在上朝时才得知此事的。

可木已成舟,贾太后这句话已经放出去了,他也只能依从母亲之命,将这位三弟接回来。

下完这道命令的李源宏,心底着实愧疚不已。为了好好弥补武安长公主,他又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下去。

可武安长公主却像是早就知道了这个结局一般,分毫也不伤心,反而笑道:“武安能为皇兄排忧解难,是武安之幸。”

见她这么懂事,李源宏心底颇为感慨。

他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妹妹好像体贴了些。从前的她颇为任性跋扈,脾气刁钻;可如今不知怎的,她渐渐沉稳平和了起来。

不仅如此,长公主还时常亲手下厨,做些糕点夜宵,不辞辛苦地送到李源宏面前。这样的体贴,真是叫李源宏惊诧不已。

想到很快就是中秋佳节,李源宏心底不由颇为欣慰——妹妹如今这般沉稳,母后应当能如意地好好过这个中秋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