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1 / 2)

加入书签

亭子拖拖拉拉建许久,直到今天才有建成的痕迹。

楚沁踩着梯子,把茅草铺在亭子顶部。

茅草是她早就割来的,茅草的茎叶坚韧,不但可以做绳索还可以做屋顶材料。

楚沁上辈子家的屋顶就是用茅草做的,因为异常天气的原因每年都得换,所以对于怎么处理茅草,怎么铺在屋顶上这件事他已经烂熟于心。

亭子边上是四根大木柱,木柱深入地下,用砖头砌好固定,别说比一般的亭子,就是比对面那座杂物房都更为牢固。

楚沁用大力推了推,木柱丝毫不动,她点点头满意至极。

茅草亭子彻底做好了,这下把篱笆边的地瓜地遮挡得一干二净,不管是站在屋外,还是站在院子里都看不见。

楚沁还在亭子里建了个火塘。

火塘就是地坑,在亭子中心挖个洞,周围用砖头砌起来,平常能在这里烤火,架个铁锅甚至能在这里做饭,亦或者是放个烘篮,那么往后再用在屋里烘衣服了。

冬日衣服难干,楚沁是爱干净的,受不了半月洗一回。

可她衣服少,贴身衣服同样不多,每回都得用烘篮烘干才行。

烘篮其实就是竹子编制的东西,也有人用木头做。

形状似低矮的圆柱,只是上下都没底,唯有中间有竹编隔开,隔成两半。

下面放炭盆,如今楚沁有火塘了,到时候能直接放在火塘上,尺寸合适。

而竹编上放着要烘干的衣服,火塘里的炭火能把衣服上的水分烘干,只需勤快翻动,不到半个小时就能烘干贴身衣服。

中午,楚沁就在自己亲手建成的亭子里用小铁锅做了饭。

别说,还颇有一番野趣。

翌日。

被楚沁逼得难得强硬一回的韩队长招呼人开始开工了。

水渠的规划完全可以一边修一边整理,反正有几处是必定要修的,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所以干脆先修那几条线。

韩定国为了平怨道:“修水渠的时候就把村里的大食堂开起来,大家只需要交半数的粮,其他的由村里补上,而且工分照记。”

哇!

这话一说许多村民就满意了。

大家都是勤俭节约的,能省点自家的粮就省点自家的粮,在村民们看来只有手上的才是自己家的,放在村大队的都不算。

还开食堂,也就是说有人做饭,又是省一笔家里的柴火。

而且还有工分呢,多数勤奋者觉得这是一个赚公分赚粮食的好时机,飞快改口同意。

韩定国还是有些能力的,很快就把村民们安排妥当。

谁在食堂干活,谁负责勘察,谁负责开挖,谁负责挑土,谁负责移石头……

总之村里上下都被他动员起来,力保在今年内要完成百分之七十的修水渠工作。特别是几处重要之地,水渠都得贯通才行。

楚沁选择挖土工作。

这个工作是十工分,工分高,却难干,比秋收时还累人呢。

平静的村庄从这日起忽地热火朝天起来,原先还有人会偷着出村,也不晓得躲哪去赌博的,通通被韩队长和村支书安排挖土去了,这竟然还帮他们躲避过一桩祸事。

张飞燕也在干活,她原先打算去食堂,结果她妈看见楚沁在挖土,就帮她报名了挑土的工作。

正兢兢业业干着呢,就见有人跑到他大伯的身边,也不晓得说了什么,她大伯的脸刷地变白。

紧接着她大伯就被村支书带走,边走村支书还边横眉竖目地教训他。

只看村支书那样,恨不得甩她大伯两巴掌醒醒神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