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8(2 / 2)

加入书签

都文武双全了,还不够全面?

——当然不够。

“公元1172年,辛弃疾被派到了处于宋金交汇处的一个城市,滁州,担任一地长官。在出发前,正好到了元宵佳节,辛弃疾站在繁华得不可一世的临安城中,望着阑珊的灯火,写出了千古名篇、可以称作是元宵节诗词巅峰绝唱的《青玉案》,他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①。”

这样的宝马雕车、玉壶游龙,和他即将要去的滁州,可以说得上是天差地别了。

这是南宋繁华都城和都城以外的世界之差。

而辛弃疾,又究竟在灯火阑珊处望见了谁呢?

是与他相伴的妻妾,还是体己知音,又或者——是曾经鲜衣怒马的自己?

李晓诗道:“滁州这个地方,是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地方。原本是山清水秀,但因为连年的战争,因为宋朝和金的战争,导致滁州变成了一座生灵涂炭,城郭成墟的荒凉之地,当地几乎是十室九空,而且也很危险——但辛弃疾来了,他来得还很高兴。”

“据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没人愿意来,那还真轮不到归正人辛弃疾来这里做官。就是没人想来,差事才阴差阳错落到了辛弃疾身上。但辛弃疾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这里也算是前线。他在这里能够一定程度上近距离接触金人,准确把握动向,当然很高兴。”

“在摸清滁州当地情况后,他就着手开始治理这里了。三次奏请朝廷给滁州免掉拖欠的税,收拢荒地、还地流民百姓,免费租借耕地工具牲畜农种,组织百姓砍树烧窑等等维系生计,越来越多逃亡在外的民众闻风还乡,辛弃疾又开始治理城镇,给商业降税,修建商业区,招待所客栈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商人,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恢复,然后他再用这些钱去修缮城市,投入到滁州城的建设中。”

“半年多的时间,滁州就从不毛之地变成了‘商旅毕集’的繁华之地,农业丰收经济繁荣,完全看不出一点之前的荒败景象了。”

李世民:!!!

这是什么人才?!

半年时间恢复了一州之地的生机,这政绩已经不能仅仅用“斐然”来形容了。

不仅会写词,会打仗,还会治理城镇,更是一颗赤胆忠心,这样的臣子,哪个皇帝不想要?哪个皇帝不是恨不得把他捧在手里?

刘彻闭上眼偏开头。

不看。

不看就不酸。

诗词不诗词不重要,问题是能搞钱还能打仗,这种馅饼怎么就又砸到宋朝皇帝头上了呢?

也就是这个时候,观众们才懂得李晓诗所说辛弃疾“不止这样”是什么意思了。

能做官治理民生的不少,能写出优秀诗词的也不少,会打仗以一敌十的更不少,或者说,拥有这里头随便两个特质组合的人,虽然很少,但也绝对不是没有。

但……三者兼并,且每一点都做到了足够优秀的地步,这样的人就绝对是凤毛麟角了。

许多皇帝都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了。

这宋,踩什么狗屎运了……

李晓诗摊手手:“虽然看着很厉害,但实际上这些措施据说都是辛弃疾在《美芹十论》和后来上的《九议》中提到过的,只不过没人愿意用而已。”

各代皇帝:&#@¥%……

暴殄天物。

我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