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1 / 2)
有文官不懂打仗、但总该有清醒的人吧?
皇帝呢、皇帝也不懂?
赵匡胤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就要郁结于心得病了。
暑热炎炎。
宗泽将军前后发出的二十四道请战奏疏,全都石沉大海。
不说否定了,连回应都没有。
终于,在三声不甘的“过河”之后,老将长逝。
看着这一幕,纵然一直没把自己当这里的人,床边守着的赵匡胤也红了眼睛。
??
这个朝廷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真的不理解!!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课
无论赵匡胤再不习惯,历史的齿轮也不会因为个中某人是否习惯当下而停止转动。
而眼下这场“体验”,和历史也是无限接近的——它在继续沿着既定的轨迹往前走,丝毫不变。
宗泽去世,接替他统军的依旧是杜充。
赵匡胤对这个人是怎么看都不顺眼,但奈何杜充不比宗泽,对下边的小将可没什么“礼贤下士”的好脾性,更懒得搭理赵匡胤。
而且对总想着打仗的赵匡胤和军内其他主战派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不仅一意孤行切断了跟北方金人境内所有义军的联系,还每天沉溺享乐,对军务等一概懒得管,赵匡胤和宗泽等辛辛苦苦整顿的军纪又有散漫的趋势。
更有甚者,他甚至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派人去凿开了黄河——
阻止无果,赵匡胤身为人君、眼睁睁看着数万百姓被淹,心里凉了个彻底。
这到底是个什么垃圾朝代?
到底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养出这样垃圾的皇帝和官员?
但无论如何,日子也是要过的。
赵匡胤不管主将和上官多荒唐,他带着自己的军队始终勤练不辍,军纪严明,不让出征就天天在驻地练军,盘算着等金人大举入侵,应该就可以打了。
终于,金人打下来了。
赵匡胤和许多守将一样,带着自己麾下的将兵抵挡着金人的攻势,但却突然收到信,说让见机撤退——因为主将大人杜充已经先行撤离了开封,准备南下去“驰援”皇帝。
赵匡胤:?
这边将士们在拼死抵抗,你直接一声不吭带人跑了?
然后马后炮一样丢过来一句你们自己看着跑。
赵匡胤心里把杜充八辈子都骂了个遍,他是不打算撤回南边的,但一直这么打也不是事儿,得找个地方休整一下,杜充走了,带来的几乎全是坏处,但也有一点好,那就是他相对自由了一些了。
只不过还没等赵匡胤想好要去哪里、要怎么办,杜充叛变投敌的消息就先一步传了过来。
赵匡胤胸口一大股气翻腾上来,直涌上喉头,化作了一口哽住的血。
如果不是当了几年的皇帝,以他在军中打天下时候的性子,早就气得要发誓之后定杀杜充了。
但涵养再好也没用,总要面对现实的——他被抛弃,成为了孤军一支。
这就是现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