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5(1 / 2)

加入书签

久才能回来,留老母在家,这怎么能行?”

自古忠孝难两全。

摆在岳飞面前的,是保护家人、还是报效国家的艰难抉择。

这里就是千古流传的典故了,不止宋之后的人,就连南宋时期的观众,也有不少人为之动容。他们都知道了,知道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内容了。

——岳母刺字。

“是的,就是这个典故——”李晓诗点头,“岳飞的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找人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四个字:尽忠报国。”

“这不仅仅是在告诉岳飞自己支持他去投身报国、表明心迹,更是在告诉岳飞,身为男子汉,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为国家效力、为国家尽忠。尽忠报国四个字,不仅刻在了岳飞的背上、也刻进了岳飞的骨血里。从此之后,穷极一生,岳飞都没有辜负这四个字、他在为了这四个字而拼搏、战斗,直至死去。”

岳飞去了。

这一去,就是十数年。

李晓诗身后,那张大大的地图上,一个小小的骑着马的人偶出现,然后开始了移动。

随着它的移动,它走过的路线都被用红色的线条标了出来,很快,就已经绕出了许多。

“金人南下,宋钦宗命令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岳飞这一次的从军,就加入了大元帅府所管辖的军队。但康王赵构……生性软弱,在开封被围时,他因胆怯而迟迟不肯前去救援,最后干脆想要直接往南逃窜。只留下一点人马给到老将宗泽去救开封——老将宗泽也是一员心怀天下的大将军,军队在黄河附近大败金军。但远水不解近渴,而且他们的军队是在人数太少,所以即便紧赶慢赶、即便神勇难挡,他们还是没能赶到救援开封、没能扭转已经倾颓的王朝——二宗被俘,北宋灭亡。”

刘彻这会儿兴致很足。

他原本就喜欢听武将的事,对于种种将才帅才,就算得不到,听听也是好的,所以听到这里,感觉这几位发光发热的时候好像要到了,不由更专注了一些。

国家灭了,新皇帝登基,金人肯定还得下来,想要把赵宋一网打尽才是,那之后不就到了岳飞和这宗泽发挥的时候了吗?

李晓诗道:“赵构因为在外躲过一劫,后来建立了南宋,但登基后,他还是那样的性格,一心只想着南逃,偏安一隅。岳飞不能理解,他以为赵构是被奸人蒙蔽,所以完全不顾自己官职卑微,竟然越级上书给赵构,恳请他亲自北伐,然而岳飞此举肯定是不合适的——这封上书连送到没有送到赵构手中都难说、岳飞就以越级上书的罪名被革去了军籍,又被主降派踢出了朝廷。”

刘彻:。

好吧,越级上书,落得这么个结果能理解…能吧?

主要一想到这是宋朝,怎么离谱也都觉得合理了起来。

“被踢出来的岳飞没有灰心,他来到北方再次从军,从小卒做起,一步步努力着,但时运不济,他的上司也被主降派排挤,被迫离开了位置。岳飞几经辗转,最后回到了老上司宗泽将军手下。宗泽将军很是赏识他,而宗泽将军满腔热血、坚韧不拔的品格也深深感染了岳飞。”

“当时,金军再度南下,宗泽将军坐镇开封,岳飞率军在附近抗敌,逢战必胜,难逢敌手。金人对开封久攻不下,而天气也逐渐变热。宗泽将军断定,金军气候不服,一定会撤军,而这也是北上伐金收回失地的好时机。于是,他一边对伐金过河展开精密的部署,和北方领土内许多心怀故国故土的义军们构建联系,又一边给宋高宗赵构上疏奏折陈述利弊,请求皇帝来坐镇开封、监督北伐。”

明明是一片情势大好,李晓诗的声音却渐渐沉重,这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南宋,不会和北宋是一样的套路吧?难道也是千方百计要把自己作死?

“宋高宗赵构,当时金军南下的口号甚至是‘搜山检海捉赵构’、他身为一国皇帝,被吓得乘船出海逃跑。这是一个等到金军撤军确认安全才敢悄悄回来的皇帝、是一个父兄被俘虏却只肯偏安一隅甚至完全不顾国耻的皇帝、是一个初定都在南京、却一路南挪、最终挪到可以方便随时逃跑的临安府才定下的皇帝——他发自内心地不愿和金人打。”

“宗泽将军的二十四道上疏没有唤醒他骨子里微乎其微的血性,他沉溺在温柔乡、沉湎在歌舞升平……只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他对北伐的请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