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2 / 2)
未来可期的白银将群臣的目光转到了流求身上,几乎全部通过武徽音的提议。
流求划分为十几个州或都督府,原流求都督府升行中书门下,对,就是行中书门下。
武徽音什么都不缺,当世人们汲汲而求的东西她都有了,东平郡王爵位、死后追封皇后的哀荣。
如果她想,她还能像圣上那样养上贴心的男宠,但她没这个心思。她已经遇到了这世间最好最合适的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再去经营一份感情,而且她也看不上没有爱的欲。
她所求的是让自己的心血永远地传下来,所以她抛弃了在流求建立都护府的想法,采用了武婧儿建议的行中书门下ti制。
行中书门下,顾名思义,就是流求的政治建制依照中央决策体制,但流求不是中央,故加上“行”字。行,行在。
当然流求的这个行中书门下的体制做了删改,一方面是以示尊重朝廷,但主要是适应当地情况以及精简机构。
这样一来,流求的官职任命权几乎归在朝廷的手中,这对于武徽音而言是削弱她的权力和影响力。但对于朝廷而言,却加强对流求的控制。
“我能保证自己忠于朝廷,但我不能保证其他人。”武徽音如是说道,她毅然决然地同意了这个机制。
大臣对于这个体制先是反对,怎么能将中央的体制搬到地方。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妙用无穷,于是纷纷同意了,大赞武徽音不恋权势,不愧是高宗和圣上看重的太子妃。
行中书门下体制通过后,武徽音被任命为同平章政事,同平章政事下又设低一级的参知政事,但两个职位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由于行中书门下体制过于拗口,故简称为行省,因此流求大都督府就变成了流求行省。
武媚娘对于武徽音十分信任,开口让徽音提供官员名单,她直接任命。武徽音提供的人选,填了一大半官职。武媚娘在几处空出的要津以及监察的位置,任命了十多个官员。
“得用的官员还是太少啊?”武媚娘看着依然有很大官员缺口的流求行省叹道。
武婧儿建议道:“既然官员少,陛下不如开个恩科,广揽人才。”
武媚娘点头道:“言之有理。婉儿,你拟一道诏书,秋天开恩科。明年太晚了。”上官婉儿应下草拟好诏书,交给内史用印,然后发到门下复核,最后交给尚书省施行。
提到流求的官制改革,武媚娘想起了如今朝中的官制,这也是一头乱麻,经常有人由大入小、年资不均,提拔没有特定的章程……
武媚娘本想要改革官制,但她本身就是循规蹈矩官制的破坏者,她喜欢破格提拔人,又经常罢黜官员。现在的官制尚且可用,此事还不是特别着急,但要放在心上。
除了流求行省制度外,朝廷还建立了四卫水师:依托登州的镇海水师、依托福州的靖海水师,依托流求的流求水师、依托广州的宁海水师。水师诸卫建制一如其他各卫,设立大将军一职。
市舶司建立后,朝廷从海贸获利颇丰,于是高宗和武媚娘一直都在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伴随着海贸的发展,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海上经常有海盗打劫商船,因此几乎每个海港都或多或少设立水师,特别是几个大市舶司,比如交州、广州、泉州、流求,各港口的水师都颇具规模。
此次水师设卫,也是顺应发展,将各港口松散的水师力量整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