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1 / 2)
他们才说这话没一两日,京外便传来噩耗。
五皇子就藩的路上,遭遇山匪,皇子皇后乘车马逃离时从半山腰一路滚落下去。
当地县衙在山下寻到零星的随行仆从的尸首、损毁的车和奄奄一息的马。
唯独找不到皇子和皇后。
又过了两日,沈延收到一封颇有些厚度的八百里加急。
他取出信瓤,发现里面是一张信纸拦腰包着几页澄心堂纸。
信纸上只写了短短一行字,字体极是懒散随意。
沈延只看了那行字几眼,便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冷着脸淡淡道了句“莫名其妙”,就将那信纸一团,扔进了纸篓里。
他又展开那几张澄心堂纸看,却是渐渐认真了起来。
这是一篇自陈。
朱洺写下了他五年前如何买通钟瑞的管家钟福、刘家的掌柜洪敬以及中人王世文构陷当时的刑部尚书刘闻远,后因怕刘闻远翻案,派人将刘闻远杀害。
他将这封自述送到柳青手中,柳青红着眼眶看完,觉得上面写的跟她已经知道的没什么出入。
“所以他没死,只是藏起来了。但他怎么突然想通了,居然肯认罪?”
“也许是他经历过生死,突然释怀了。说不定他这次遇袭是有人故意为之,他觉得做皇子也没什么意思,干脆隐姓埋名做个闲散人,那认不认罪又有何妨。”沈延答道。
他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朱洺喜欢她,不过他不想跟她提这事。
柳青将那纸折好还给沈延:“他说他从未让人行刺皇上,你觉得可信么?”
沈延先走过去将槅扇关好:“我觉得他若是真要行刺,恐怕也会让那些刺客先行去掉身上的徽记。”
“正是。”柳青赞同。
“我有个猜想,”沈延又道,“那时皇后买通了钦天监的道士,暗示皇上不能让五皇子就藩,否则会引来血光之灾。这便触怒了太子,太子借力打力,安排了那次的行刺。皇上是多疑之人,最先怀疑的便会是五皇子。
“然而太子为了增加五皇子的嫌疑,事先让那些刺客在身上加了刺青。这其实有些画蛇添足。若是皇上知道了此事,反而会怀疑有人陷害五皇子。五皇子那时若能再冷静些,任由刘世伯将此事告知皇上,也许能转危为安。只可惜他急慌了手脚,又不择手段,才酿成大错。”
柳青点头:“如此倒是更合理些,毕竟五皇子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太子了。”
“太子的嫌疑大,我昨日拿着这封信给父亲看,他说那时告诉他都察院正在暗查刘世伯的人便是太子。”
柳青有些惊讶:“上次他不是不肯告诉你么,那时他为何不肯说?”
“父亲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不会向我解释这些,”沈延苦笑,“不过我记得父亲辞官也大概是在刘世伯辞世之后。按我之前的猜想,太子希望刘世伯能将那徽记的事告诉皇上,所以提醒父亲刘世伯被诬陷,而父亲恰恰因太子的提醒,怀疑太子才是那场行刺的幕后主使。”
柳青倒吸了一口气:“陷害弟弟,不惜将亲生父亲的性命置于危险中,太子真是比他弟弟和父亲更可怕。”
沈延握了柳青的手:“家父或许是觉得自己没教好太子这个学生,以至于害了刘世伯,心有愧疚,所以辞了官。”
“沈世伯已经尽力,我都明白,”柳青认真地看着他,“易地而处,我也不一定能比沈世伯多做多少。”
两日后,皇帝驾崩,太子登基。
新帝登基第一日,内阁便收到刑部侍郎沈延上的折子,折子中陈述了五年前前任刑部尚书刘闻远一案的冤情,其中附带了已失踪的五皇子的自陈。
这份自陈在通政司和内阁经手后竟流到坊间,京师各家私办的抄报行纷纷登出了这份自陈,抑或是认罪书。
一时间,士林哗然,百姓哗然,关于先皇和皇子的各种猜测沸沸扬扬。
比较厉害的甚至说先皇为了庇护自己的儿子,拉了朝廷忠良做替罪羊。
新帝自然不喜,令三法司即刻会审此案。
经多方查证,这自陈之上的印鉴和字体确实出自已失踪的周王,即从前的五皇子,且所述内容与五皇子的贴身随从程四所供并无出入,与沈侍郎提供的刘家铺子的真实文契也对得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