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4(1 / 2)

加入书签

功的赏识,并誉“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咨议参军”之职,委为其子郑经之师,日后便成为郑家麾下的谋将。

康熙十三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

这时三藩之乱爆发,受耿精忠之约,郑经率领大军进入大陆。郑经之子郑克臧监国

,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台湾政务,所以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

康熙十九年三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同年在台湾病逝。

之后还有李定国,南明三大柱石之首,支撑南明王朝的最后一根孤木。

白凤凰:“就真的人如其名,李定国本为大西反贼,后弃暗投明,对大明朝忠心不二,率领大西余部坚持抗清二十年,两蹶名王,复地三千里,打的清军闻风丧胆,收复江南半壁江山。”

“可惜清军势大,孙可望和郑成功多次拆台,李定国独木难支,最后败退缅甸。”

“而在永历帝被害后,李定国听闻,便当即呕血数升,泣血而亡。”

“还有张煌言,也是南明三大柱石之一。”

张煌言本为一介书生,但面对国家危亡,弃笔从戎,高举义旗,聚众十数万,三次率兵北伐,可惜无力回天,被俘后誓死不降,慷慨就义。

“沐天波,大明最后一位黔国公,世受国恩,多次婉拒永历帝的加封,只愿与大明共存亡,追随永历帝生死不弃,为救永历帝战死缅甸。”

“阎应元,明末抗清名将,江阴抗清三公之一。明弘光元年,也就是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何腾蛟,南明重臣,任湖广总督,与李自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

“清军攻陷湖南,何腾蛟退至广西,守全州,击退了清军。”

“但后来不幸在湘潭兵败被俘,遇害于长沙。”

神龙一连说了好些抗清名将,随后又说起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人才。

“宋有岳鹏举刺字抗金,明有张名振刺字抗清——张名振,南京锦衣卫籍。原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弘光元年安宗被俘,招集义师,共图恢复。”

“而且还跟张煌言等拥立鲁王监国于绍兴。其后与张煌言多次攻崇明、镇江,进

窥金陵,力图恢复。永历八年随朱成功欲收复舟山,死于军中。”

还有秦良玉这位鼎鼎大名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率八千子弟兵血战辽东,重创敌酋。即便是重病在身,秦良玉在接到永历诏书,也是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要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只是秦良玉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虽有报国之心,可惜重病在身,奉诏没几天因病而亡。”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人,祖籍合肥。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

然后还说了黄得功和李来亨等英雄,便是这李来亨,作为李自成侄子李锦的义子,在国家大义面前,也是极为强悍的抗清势力。

永昌二年,李来亨跟随李锦联明抗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