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蔺氏父子权倾朝野,整个大魏朝廷,能同样只手遮天与之抗衡的,唯有掌印冯坤!”

顾莞只觉心脏咄咄跳着,朝廷的事情论谙熟她和李弈九牛一毛,但这个道理一想就通,她听见自己问:“有把握吗?”

李弈闭了闭眼睛:“至多五成。”

心念几番轮转,事到如今,他牙关一咬,也拼了。

“我们立即进京!”

……

前往京城,还是在这样的敏感时刻,最多只能两人一并前往。

路上同时疾驰四乘快马的驿兵,是非常显眼瞩目的。

顾莞对谢云说:“你随后再来,或许在河水北岸等我。”

出发前,谢辞下过死命令,但谢云一咬牙关,点头应是了。

马蹄扬起黄尘,疾驰往南而去。

两人风尘仆仆抵达中都,才次日午后,一路上连饭都没吃过一口,渴得快喷火了。

顾莞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再返中都,居然是这么一个情形。

现在各官驿气氛也十分紧绷,幸好李弈在这里安插有人,废了些功夫他们脱身离开官驿。

李弈对顾莞说:“你在外城等我,别进去。”

李弈匆匆进了他在西城门不远处的一个客店据点,快速梳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头发顾不上晾干就束起来,一身宗室王爵的箭袖常服,浅杏色的,匆匆整理完毕,他亲自提笔写了一个拜帖,就快步上马直奔内城去了。

毗邻皇城,肃穆规整,飞檐走脊,歇山大顶,偌大的彩绣门楼之后一条长长的青石大街,正中两个威严蹲坐的大石狮,台阶一级级的上,尽头是三扇兽首金钉的红漆大门,持刀禁军守门,门房是司礼监的小太监。

来往皆屏息,拜见尽俯首。

冯坤原名冯尚一,钦赐名坤,出身大内司礼监,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人,曾授潘州刺史衔,一路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封渤海郡公,后晋齐国公。

如今掌左丞相印兼司礼监印,虽不过年三旬,却深得帝宠,手掌内外,权倾朝野。

与蔺氏父子的父并称二相。

李弈抬头望一眼头顶“敕造齐国公府”的金漆匾额,这是御笔,还有门前一水的持刀禁军以及蓝衫小太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深呼吸,调整一下精神情绪,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将装着一张大面额银票的荷包以及拜帖塞进门房太监手里。

李弈运气算很好,冯坤刚刚回府,守门的小太监捏了下荷包,瞟了拜帖一眼,“萧山王李弈”五个字一入眼,不禁挑了一下眉头。

这封拜帖,最终递到了冯坤面前,倒不是因为银票,而是因为李弈这个目前还算特殊的人。

冯坤五官阴柔,一双异常艳丽凌厉的丹凤眼,神色淡淡,正在花厅饶有兴致在用细檀杆子在逗弄高几上的画眉鸟。

几封拜帖连同荷包银票一并呈上,置于冯坤身侧的另一几案上,小太监低着头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冯坤又逗弄了画眉鸟片刻,才漫不经心瞥了身后的几封拜帖一眼。

“咦?萧山王李弈。”

冯坤挑眉,倒看见了一本有些意思的,他翻了翻拜帖,内里龙飞凤舞力透纸背,李弈为了吸引冯坤注意,连字迹掩饰都去了,少了圆润,锋芒毕露。

上面除了拜词之外,以十万火急的语气,“西北大战将大败,蔺国舅再掌边军兵权矣!”

“这个李弈,不在银县待罪,跑回中都做什么?”

冯坤目光在拜帖上一扫而过,挑眉笑了笑,把拜帖阖上随手一扔,漫不经心道:“既有闲暇,那边叫进来见见罢。”

李弈深呼吸,被引着进了府门,一路行往一个临花园的小轩榭,冯坤正一身青色家居常服,戴幞头,犹如一个文人雅士青年,正用手托着檀木笼子,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