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7(1 / 2)

加入书签

个?

两边都不友好,但荀清恒总好过曹操太多!

荀晏下令愿意来的就跟他走,不愿的就留下,他本意不想带走太多人,但未想除却他召来的军队旧部以外,倒是也有许多人愿意跟着他一块走。

有寒门的学子感念官学之恩与印书之恩,自愿追随而去,

有乡人感怀令君与荀氏多年治理之恩,收拾了包袱,

有医官奉他为座师,感念昔日办医舍重视医学之议,也有人苦于曹魏劳役之重,心中愤懑……

零零散散的加起来,竟是人数不少。

“若是带这么多人,行军速度必然放缓,”陈群一眼就看出来问题之所在,“我军兵少,应速走。”

荀晏也知道,他想了会说:“令人挨家挨户劝说几回,若是劝说无果,便带上吧。”

陈群还想说,却见那青年温和的向他笑了笑。

“长文莫要担心,”他说道,“还有我在呢,不会出事的。”

陈群几乎是叹息的。

为何此人偏偏总是在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不该狠心的时候狠心。

因着此事又耽误了一天,若非颍川郡眼下皆在手中,荀晏必是不敢如此的。

颍川的典农中郎将严匡曾是他兄长府上掾

属,门生故吏,实在好用,颍川一郡兵权就归于手中了。

最后反倒是宗族中许多人不愿离去。

他本意便不是迁族,何况他孤家寡人的,早就没有直系血亲了,曹操也不至于为难这些与他隔了不知多少的族人。

离去时,前半程还算安稳,他故布疑兵干扰了夏侯惇的阻击,引他主力出了河南,后半段待他反应过来了就不得不交锋了。

他这两年少有领兵,乍一上手竟是有些生疏,自少年时头回上战场,心中却是第一次生起了怯意。

并非因着生疏,而是为着眼前近万的吏民兵士。

他们这般信任的望着他,可他却丝毫没有底。

他拥有的只有眼前的人,而举世皆是他的敌人,他们要面临饥饿、寒冷、追兵……他与董卓有何异焉?

思及此处,荀晏不由苦笑。

他这几日脸上都少有笑容,似是变回了少年时冷面四处征伐的将军,只是他早已不似曾经能够上马驰骋,每日汤药不离手,却又不敢过度流露虚弱之态。

他病了这么多年都没死,可能那本就不是什么会病死的病。

几乎许多人看着他都是这样想的。

天子坐在他的御驾上,他冷不丁问道:“荀卿自责为何?”

“为路途之尸骸。”

荀晏抬眼道。

他曾多次质问自己,该不该,对不对,却始终没有答案。

他要做的唯有好好活着,努力将一切导向正轨,若他错了,他便必须拨乱反正。

他轻声问道:“陛下不惧?”

天子望着远方,他似是笑了笑。

“朕半生皆是如此颠沛流离。”

“初为董卓所劫,后为李傕郭汜争夺,为魏公所获,今又为荀卿所得。”

“天下岂有如此天子?”他问道,“荀卿若弃此庶民,可保一时平安。”

“天下岂有如此天子?”荀晏反问,“臣依稀记得陛下少年时常为庶民施粥之事奔波。”

刘协怔住了。

荀晏不再多言,他开始闭目养神。

早在几日以前,他就不得不放弃了先前不令兄长插手的想法,请荀彧代替自己安抚吏民。

按理来说,他作为如今的造反头子,军权在握的太尉,他本该亲民一些,时时去探望探望士兵与百姓,纵是做个样子也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