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3(1 / 2)

加入书签

属于治疗失眠的良药了。

而这样高的阅读和理解门槛,除了真正的天才,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些后世小孩子们都能耳熟能详的数学定理呢?

姜握想,当年师父觉得她是在算学上理解的很快,其实也只是,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早就理解了这些概念而已。

如果她不提前知道勾股定理,李师父那段话(主要是李淳风虽是数学天才,但不算很好的数学老师,他的讲课有时候难上加难),落在她耳朵里,可能也是‘沙沙沙……你们明白了吗?’。

就算能弄明白文字版数学知识的人,就像周元豹,以及太史局许多人一样,到底明白了,还当了太史局的官,但要费很多力气。

姜握看着纸上的三角形。

而用数字和数学公式,不用文字来描述,就能让更多人更好理解。

除了便利外,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公式,还有一桩好处,甚至,在姜握看来,比便利还要重要。

*

跨越漫长的时光,姜握再次写下了阿拉伯数字。

写的是后世小学生都会的加法题目,29+16,但没有心算直接出结果,而是列了竖式——

没错,这就是数字和公式的另外一个极大的优点:可以保留运算的过程!

其实华夏民族的算数能力,一向是很强的。

此时虽还没有后世常见的标准算盘,但自东汉已经有了算盘的雏形基本款,以及现在最常用的‘算筹’。

许多人不需要懂太多数学的理论知识,只需要用算筹、算盘用于日常算数。

然而,在这之中就有一个大问题。

算筹摆完,算盘复位,皆是水过无痕!

除非有人有意识,每一步都额外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否则,计算结束,过程便随之消失,有时连拨算盘的人,都不一定能再复位。

然而,能保留运算的过程,才是后世人可以复制这个计算,以及更容易学习的基本前提。

否则,传承就会变成很难的事情。

姜握在帕子上写下了一串阿拉伯数字,跟陛下方才写好的帕子放在一处,两相对应。

简约与复杂。

两种数字截然不同,其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截然不同。

姜握想起,后世专家学者曾道:“中国从不缺能工巧匠与天才的数学家,但是,他们的表达和传承,缺少了一种趁手的工具。”

一种简易、便利,尤其是一步步计算过程、具体参数都能够被留下来的工具!

而一旦传承链断绝,就意味着,后人又要先去遍求典籍,走一遍前人的老路,才能再去创新。再差一点,如果前人太天才,甚至,后人连前人的路都重复不出来。

长此以往,终会落后。

而数学,又是许多科目的基础。

必得有简便且易于理解传承的数字体系,她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格致’,也就是科学,才能更好的发展。

**

圣神皇帝望着这些数字,忽然指了其中一个道:“你曾经给过朕一个荷包,上面就有此数字。”

她指的是数字‘6’。

听陛下这一说,姜握自然也记起:乾封元年,若是按照公元纪年法,正是公元666年。那一年,是皇后封禅泰山的一年,意义格外不同,又与她的客户号正好吻合。

于是她将此图案,放在了荷包上。

过去这些年了,没想到……

姜握不由笑道:“陛下还记得?”

皇帝伸出手,隔着矮桌替眼前人理了理被蒸腾热气粘湿,因而贴在面颊上的几缕发丝,替她别至耳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