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 / 2)

加入书签

是个浓眉大眼的少年,头上带着宝蓝色抹额,笑起来很是阳光。

林霁云连忙摇摇头。这书他自己写的,已经快滚瓜烂熟了。

抹额少年又低头勤奋看期刊了。

过了一会,马上上课,见博士远远的快到了,林霁云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摇了摇他胳膊,“别看了,博士来了。”

抹额少年一惊,连忙将书塞到底下,危襟正坐,顺便朝林霁云释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第一堂课是算学。

虽然太学入学考试仅有三科,考经义和论策,但是太学初始是为皇室服务,设置了不少其他科作为拓展,例如算学、骑射、书法、礼乐等,现在依旧保留了下来。

天字丙班初入太学的第一课便是算学。

博士姓李,进来后做了简单自我介绍,随后就问大家觉得自己自己算学水平怎么样。

大部分学子对算盘计数并不陌生,乘法口诀也滚瓜烂熟,况且考进太学天字班的,没人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一进来就说自己不行,因此很多人都回答良好、优秀。

毕竟算学又不是年末必须考核科目,就算开设课程也只是因为传统保留了下来,并不重要。

但没想到这位博士听到说优秀,上来就给了下马威。

他出了一道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这是勾股定理,无论现在这个世界还是ABO世界都有,只是在ABO世界这算是基础教育中的内容,而现在这个世界则需要学生看过《九章算术》、并且记住勾股数,算是中等偏上难度的内容。

李博士按照名册一个一个地点人回答,大部分考入太学的学子此前一心学习四书五经,除了科举走明算科的,谁会专门研习《九章算术》?

博士点了七八个人都没答上来。

李博士:“这就是你们说的优秀?虽然这门课并不重要,但老夫也决然不许有任何人抱着轻视它的心态来上课。”

李博士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到隔壁桌的抹额少年,对方站起来,回答道:“四尺加二十分尺之十一。”

李博士颇为惊讶,看了眼他的名字,“孙常威,你是工部尚书孙启彻的儿子?”工部主管水利,农田等,通常从科举中的明算科进士提拔。

孙常威点头称是。

这回李博士终于换了笑容,不住点头,“不错不错,虎父无犬子,孙尚书后继有人。”于是点头让他坐下。

下一个就是林霁云,这次李博士换了一个类似的题目,是《九章算术》中的引葭赴岸。

勾股定理对林霁云来说倒不难,毕竟是初中数学课程,他当时刚穿进ABO世界,什么都不懂,只能从基础常识教育开始,只是林霁云不能做到像孙常威那样在心里默算,于是找了张纸演算,半天没说话。

李博士还以为他不会,也不是人人父亲都是工部尚书,便道:“不会便坐下吧。”

然而话音刚落,林霁云就念出了正确答案。

这倒让李博士大吃一惊,旁边的孙常威也扭了头看他。

李博士疑惑道:“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林霁云说了大哥和二哥的名讳,一个是广威将军,一个是明经科状元郎,没一个和工部沾边。

这倒让李博士深深看了他好几眼,孙常威是因为父辈教导的关系,而林霁云却完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