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2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刘绪就称病请辞,对族兄说再不教书,躲到乡下散心,偶然遇到河流有鱼,他便取一把鱼竿前去钓鱼。

清晨天还没亮,雾蒙蒙,刘绪睡不好,折腾半天实在无法安眠,索性起身,捏着鱼竿去垂钓。

面对沉沉的河水,刘绪心里总算感到安稳。

这时,平静的乡间忽然响起稚嫩的童声,刘绪仔细听,念得是开蒙所用的《三字经》,他拨开芦苇,看到两个约莫五六岁的女童背着背篓走在路上,衣服打满补丁,胜在整洁,没有脏污之处。

“三娘快走,我昨天发现个好地方,前面野菜多,割了菜就可以安心听女夫子讲课了。”个子稍高的女童中止了背诵,快步往前走,催促伙伴。

“不能叫女夫子,荷花姐,要叫老师,尊师重道。”另一女童年纪不大,却是沉稳,像个老学究。

高个儿女童屈指敲了敲脑袋,不好意思地说:“我又忘记了,对,是老师,我们快点走吧。”

两个孩子走远,刘绪心中无限感慨,贫家女童尚知求学好问,某些人却不知道。

他想起幽州的徐璎,听闻她将教育放在了头等位置,要求适龄的孩子必须读书,还加入律法里,不送孩子读书违法,如此举动实在罕见。

各朝各代的君主恨不得百姓皆是愚民,民众只需要乖乖听话,种一辈子地就好。

读太多书,容易思考,有些时候还会产生一些极其危险的想法,这对帝王来说并非好事,祖祖辈辈种地的百姓读了书,阶层动摇,不利于皇帝的统治。

刘绪本来不看好徐璎这一做法,当下万民将她捧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但她死后,后面的皇帝就不好当了,得不到百姓认可就有亡国之危。

但是今日见到这两个女童兴高采烈地去学堂,刘绪心头触动。

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有什么样的困难无法解决?所有人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并为之出力,这样的国家怎会灭亡?

当初徐璎登位,他忧心忡忡,然而徐璎却稳坐皇位,开疆拓土,广施恩惠,三年旱情造成的伤害迅速恢复过来。

可能他真的是老了,看不清时局,这样的变化未必是坏事。

刘绪找到族兄,说道:“若是在乡间开间为孩童开蒙的免费学堂,应该找官府何人?”

族兄诧异地张大眼睛,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

高筠遍读医书,又抽空在稳婆身边做帮手,从她们那里汲取经验,不断编写医书,谁知她的医书还没写完,因为担任中书舍人,执掌急章重事,中书省里她的地位最高,渐渐的,竟然成了无名之相。

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随着各部分权,形成多相共理朝政,抬高别人叫声相公已不足为奇,更别提高筠这样的天子近臣,百官见了她,全都客气地称呼她一声高相。

平时没有紧急公务,高相都要四处转转,帮人看妇科,生孩子,一天下来十分充实,比起众人称呼她为高相,高神医似乎更得她心意。

随着中书省的政务越来越繁重,高筠干脆向徐璎请辞,专心于她的医学事业,纵然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