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4(1 / 2)

加入书签

打到哪里了?”

“咱们什么时候能自称是宋人呢?”

别人是吾日三省吾身。

辛家是每每饭后都要自问三遍。

也就是现在身处敌占区,不能做得太明显。

不然大概这个老头儿就要带着一家老小挥舞着旗子,脚踩金国官服对宋军的到来欢呼雀跃了。

姜烟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身边坐下来也如同一座小山似的辛弃疾:“每日都是如此吗?”

辛弃疾正色点头道:“不错。”

辛家当年在金人南下时,因为家资所累,辛赞不能及时南下,只得留在济南生活。

姜烟看看这座大宅子,倒是有点理解辛弃疾的爷爷为什么不能走了。

这么大一片家业,短时间内要处理好和放弃,真的很需要勇气。

如果说辛弃疾的一生颇具传奇的话,那早期最为传奇的一抹亮色,大概就与辛弃疾的爷爷辛赞有关。

因为家资不好离开,然后扭头当上了金国的朝散大夫,官职不高不低。却很支持辛弃疾读书习武,不仅如此辛弃疾十四岁参加乡试通过后,立刻又被祖父安排去燕京参加进士考试。

十四岁落榜,十七岁又去了一次,再一次落榜。

姜烟眼神游移,坐在椅子上悄悄往辛弃疾那边凑。

只是一垂眸,就看到衣服下结实的肌肉。

要说辛弃疾是文人……姜烟没有看到本人之前是非常坚定的。

加上网络和各种书上那些后人画的画像。

辛弃疾都是苦大仇深的文人形象。

跟杜甫都有得一拼。

可现在看到本人,姜烟真的很怀疑那些画画像的是不是也是同人大触?

能够被称为“青兕”的辛弃疾,怎么都跟衣袍空荡,满目愁容的画像对不上号。

那是标标准准的武将形象。

“想问什么?”辛弃疾扶着腰间长剑,敏锐的察觉到姜烟的靠近,虽没有避开,但也很快做出了反应。

姜烟顿在半路上,嘿嘿笑道:“我就是想问问,您是考不上,还是不想考上?”

“姑娘觉得呢?”辛弃疾反问,笑容爽朗快意。

姜烟手指点点下巴,思索到:“应该是……不想考上。”

辛弃疾的文学素养还是有目共睹的,人也不是低情商,不至于两次都落榜。

不过,对于金国这边进士录取的情况,姜烟也的确不怎么了解。

只是当时辛弃疾少时师从一名叫刘瞻的名士,与他一同学习的还有一个叫党怀英的人。

这人之后也成为了金国颇有名气的文学家。辛弃疾作为同窗,作词脍炙人口,考试应当不会次次落榜才是。

加上辛家既然一直都想回到南宋,亦或是南宋打来,收复故土,那故意考不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做了金国的官,辛弃疾可就不那么好跑了。

辛弃疾对此只是浅浅一笑,没有作答。

在金国时,辛弃疾也并非一个孤僻的人。

辛赞父子都为金国官员,官场交际不可避免。

加上辛弃疾后来能聚集两千多人归宋,他的交际能力可想而知。

于是,姜烟就看到了可以说是鸡飞狗跳,但又谍战人生的一家。

白天,辛赞父子出门那都是金国“忠心耿耿”的官员。

回家吃完饭就要例行三问,等着宋人大军打回来,打死丫的金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