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0(1 / 2)

加入书签

“字如何会一成不变?从楷书都隶书,这不是改变吗?从吾之老师,到吾,从吾到吾之弟子,又怎么会不变呢?”

卫夫人不解,这孩子今日怎么好端端的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但很快,她就听见王羲之说:“可为何都要写一样的书体?字,是人写的。既然您也说有不同,那为何不能再改改?嵇康曾做《声无哀乐论》,音乐与人之感情有关,那字为何又不行?都说画可以透过画意看见画师的心,字为何又不能?老师既说字可改变……”

少年王羲之抬手在纸上迅速落下一字,随后缓缓起身,双手作揖弯腰对卫夫人说:“得您教导指点,逸少不胜感激!高山流水,是师徒亦是知音。逸少愿写出自己的字,走出自己的书之道!”

小小的少年单薄的身体站在庭院里,卫夫人没想到会听见自己收下的学生说出这样一番话。

再低头看向桌上的那张被风吹起一角的纸,卫夫人垂眸浅笑。

她起初收学生的心思并不纯净。

不是为他的才华,只是想要靠着王家的势力,可以稳定些,日子好过一些。

南渡之后,卫夫人又何曾好过呢?

越是读书明理,越是明白南渡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以为自己这一生或许就如此下去了,却不想阴差阳错收下了如此好的学生。

卫夫人坐直,抬手示意大门,轻笑道:“逸少,请走你的道。”

“多谢老师!”

少年王羲之站直身体,面上并没有出现他之前的老成,反倒是纯真得让姜烟以为,这就是真正十岁的王羲之。

离开的每一步,他都走得无比坚定。

离开不代表不认老师,他之后依然会来求学。

只是比起一直联系那些前人作品,模仿他们的风格,王羲之想要找到自己的书法之道。

王羲之转身的时候,姜烟也走上前想要看看他之前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

结果卫夫人却先一步拿起来。

姜烟只得又转到的卫夫人身后,便看见那张淡黄色的纸上,写着一个“道”字。

与之前写的那些苍茫厚重的篆隶遗韵不同。

这张纸上的字俊逸秀雅,活泼的同时,每个字的收尾比划又不会过于张狂。

虽没有他晚年时候的简约玄谵,超然脱俗,却也多了他自己的风格。

卫夫人看着那张字,小心的放在一旁,望着大门口的方向满意的笑着。

姜烟看过之后,再看了一眼卫夫人。

她就跪坐在那里,穿着颜色浅淡的衣服,长发只用两根发钗整理起来。

一如她的字,古朴、秀美。

姜烟跑出去找少年王羲之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的看院子里的卫夫人。

她明白为什么王羲之会那么瞧不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了。

德才兼备的她们,明明那么美丽好看,凭什么要因为旁人不相干的话,就剥夺她们的美呢?

姜烟追上王羲之,原以为可以讨论一下自己想的对不对。

结果这人不练字,改看碑文了。

在纸张大幅推广之前,碑文是书法艺术保存时间长,也可以更为完整的方式之一!

作者有话说:

①:《笔阵图》卫铄(但也有怀疑是王羲之所作,或六朝其他人,但现在普遍依然认定是卫夫人所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