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2 / 2)

加入书签

相较这两人,董奉的家里除了医书、草药和各种炮制草药的器具之外,更多的便是各种道教典籍和蒲团。

道家思想和道教是不尽相同的。

道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

是一种哲学思想。

而道教则是形成于东汉末年,在南北朝改造发展,到了唐代也曾发展空前。

“道教东汉末年才形成,先生便如此感兴趣?”姜烟问。

“自然。”董奉觉得有必要说清楚:“我是先学医,再学道。”

“你看这外面。”董奉带着姜烟走到院子里:“你看,如今是春夏时节,这时若是感染风寒,那是热风。可若是秋冬感染,便是寒风。人本身就是自然中的一类。树会春夏生长,秋冬枯败。大雁也会南迁。人的身体也一样。”

董奉捧着一卷《伤寒杂病论》出来:“这样的观点,这本医书的撰写人也是如此认定的。那时我不知张仲景是何人,但被这本书惊为天人。奈何这书……”

董奉叹气。

这卷《伤寒杂病论》到他手中时,已经残破,许多内容都模糊不清了。

“所以,您是因为如此才信奉道教?”姜烟觉得很有意思。

中医博大精深,也让现代许多人质疑的便有这些原因。

张仲景尽管从小是学习儒家思想,可在医术上却吸收了不少道家精华。

将人分为阴阳内外。

有些人内虚外阳,有些人则是反过来的。

甚至有些人上半身是阳,下半身是阴。

中医奥妙,这才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董奉在两千年前曾经看到过张仲景的医书,而此时道教萌芽,他会为此信奉也不是不可能。

比起张仲景的长沙之行,华佗还曾当过曹操的大夫。

董奉的人生其实相比之下更为平凡。

不是每天都会有人来找他看病。

但董奉每天都会扛着锄头去田间种地,腰上别着一卷竹简,准备待会儿歇息的时候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时遇见刮风下雨,董奉就在屋内泡一壶茶,看看典籍,撰写自己的行医手稿。

像是一个脱离了凡尘俗世的仙人,隐居在庐山之下。

姜烟这几日跟着董奉一起的,甚至几次都有要跟着羽化登仙的感觉。

坐在蒲团听着外面雨声。

雨滴打在小屋不远处的杏林上,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姜烟睁开眼睛,突然笑起来。

“姑娘在笑什么?”董奉整理衣摆,问姜烟。

姜烟轻笑着干脆全身放松,坐在蒲团上笑道:“是想起了我那个世界对您的一些记载。”

在三国那些人到现代的那天晚上,姜烟就好奇的搜索过“建安三神医”的部分资料。

张仲景和华佗都有相关事情作为记载。

可论道董奉的时候,大多都像民间传说之类的故事。

姜烟把自己的发现说了之后,董奉也捋着胡须哈哈笑起来。

面对着外面淋漓细雨,只说:“那也挺好,至少两千年后的人都知晓,我可是学过道的。”

时隔两千年还能记载自己的兴趣爱好,董奉实在觉得这种感觉奇妙。

又说:“况且,我一直都不认为我是神医。”

去往现代,董奉觉得自己可以见到张仲景和华佗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至于自己竟然能够与这两位并列,董奉是非常震惊的。

“我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