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1 / 2)

加入书签

能生活得很好。等以后交通和信息便利了,咱们可以再找。”

郁行一重重叹了口气,闷头啃了几口西瓜。

第二天,两人去145团部听结果,对方帮忙查了一下连队的档案,回来告知说:“没有郁知文的档案,应该是调到144团去了。还有一种情况,她没有入伍,团部自然就没有她的档案,这你得去她当年生活的连队的村镇打听熟悉的人,才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郁行一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啊,姐姐是知青,虽然也有档案,但如果分配到连队,档案极有可能就落在连队为单位的村镇里,团部是打听不到的。

远夏和郁行一从团部出来,匆匆踏上了去144团部所在地钟家庄镇的班车。

钟家庄镇虽然地处塔城地区沙湾县内,但行政上属于石河子管辖,两地有直通的班车,一天两班,他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最后一班车。

如果没赶上直通车,就得先坐车到沙湾,再从沙湾转车过去。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历经颠簸,终于到了目的地。车上没有空调,只能开窗通风,吃了不少风沙,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

他们先找个地方洗了把脸和头,洗去一脸风尘和疲惫,这才赶到团部去咨询情况。

团部食堂正在吃午饭,见到两个从内地过来的人,非常热情:“你们来找人的,从哪里来?”

得到答复之后,对方说:“越城啊,这可远啊。老何,快来快来,有你老乡。内地来的人果然不一样,长得白白嫩嫩的。”

远夏和郁行一顿时都感到窘迫,还是头一次被人这么形容。不过跟这里人比起来,他们的确能称得上是细皮嫩肉的。西域的风沙干燥和强烈的紫外线对人皮肤的摧残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穿军装的中年男人转过头来,上下打量了远夏和郁行一一眼,那人脸庞黝黑,看起来饱经风霜,他走过来,用家乡话问:“你们是哪儿的?”

郁行一说:“越城。”

老何说:“哦,我是建宁的。”

远夏赶紧用肃阳说:“我是建宁的,肃阳县。”

老何笑了起来:“还真是老乡。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郁行一说:“我姐姐以前下放到这里,很多年没联系了,我想打听一下她的消息。”

老何说:“叫什么名字?”

郁行一答:“郁知文。忧郁的郁,知识的知,文化的文。他是1969年到144团的,在17连。”

老何皱起眉头:“有从越城来的知青老乡?我没印象。”

远夏补充说:“她在南京长大,是从南京来的。老家是越城的。”

老何说:“这还差不多,这个具体要问她所在的连队了。你们吃饭了吗?没吃在这里吃吧。”

远夏说:“还没有,谢谢老乡。”

老何热情地帮他们去打饭,远夏看老何的牙齿发黄,知道他抽烟,便掏出来从老家带来的香烟,给了他一包。

老何看了看,笑着说:“这是越城产的烟啊?我还没抽过呢,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