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对秀女的征选。

皇帝喜欢宠幸文人世家的女子,不是因为他喜欢,是因为他要拉拢文人,抹消惠王在文人间的声望。

经历过那几年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他们知道西南贪腐案罪不在惠王,惠王也是受蒙蔽,所以才没有立即妥善处置。只是惠王太过完美,拔高了百姓和先帝对他的期望,他不被允许出现丁点错误,否则就会出现瑕疵,令人大失所望。

惠王奉命调查西南贪腐案,遭受蒙蔽、彻查出现遗漏,被群起而攻之。

先帝或许也没想将惠王逐出争储一列,但先帝叱责的态度、百姓的指责,让惠王难以承受打击。

惠王未及弱冠、郁结病亡。

惠王死时、正是西南贪腐案当下,百姓仍在盛怒中,对惠王虽有惋惜却不觉冤枉。先帝心生悔恨,碍于民意没能公开为惠王平反。

先帝熬到临死前,留下一句‘恨吾八子早亡,大靖遗兴盛世’。

先帝对惠王评价如此之高,更何况后面醒悟过来、曾经崇拜仰慕惠王的文人大儒们。

每当皇帝哪里做得不好,惠王就要被拉出来惋惜怀念一番。

惠王虽然贪腐案受蒙蔽,但遗漏之人连先帝都赞誉有加。换言之谁都发现看不出来的人,惠王抓不出来又怎么能全怪他。

如果惠王草率将那人下狱,先反驳攻击他的、就是朝廷喊他有罪的那帮人。他出于谨慎、迟疑放过也不无可能。

实在没有必要攻讦惠王,仿佛他是天大的恶人,待他比那些贪腐大臣还要严苛,令他受辱骂郁结、害他英年早逝。

对惠王平反最抗拒的人,往往就是曾经煽风点火、最心虚的人。皇帝登基后,就以怀念弟弟为由,禁止再议惠王之事。朝中和民间不是没有为惠王发声的人,只是最后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因此,惠王就是一个默契不谈的禁忌。

可是此次曝光的‘惠王平冤卷’,为惠王喊冤平反者、署名多达十三卷六十三人。名士大儒、文人学子,乃至于朝中官员,牵涉者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乎皇帝和百姓们的想象。

这是皇帝的逆鳞,可皇帝不敢公开惹民怒。

而曝光的首卷中,太子的先生、大儒郭白,名字赫然写在第一位。

当年太子屈身拜师,不辞辛苦辗转拜在大儒郭先生门下,连同宁昭、甄芙儿三人师出同门,成为一桩美谈。

现在闹出这样的事,太子的先生都觉得惠王有冤,那么太子本人呢?太子是不是也觉得应该为惠王平反?

更有言官发现,甄芙儿外祖父的名字,也出现在第六卷 。不上不下的位置,也足够表明态度。

在皇帝没有发声前,朝中言官和大臣不敢对平冤卷发表意见。

皇帝知道自己不能让步,否则明天为惠王平冤的折子就敢摆到他眼前来。百姓往后就能更明目张胆地论议他、怀念惠王。

于是,皇帝拿东宫下手。

皇帝的想法很简单,他不能直接对郭白下手,免得刺激天下文人的情绪。但太子妃的外祖父却是个软柿子,皇帝可以拐着弯、用甄芙儿表态。

皇帝找到太后,放话商议为东宫挑人娶妃。

皇帝用的理由也合情合理,太子妃有孕、太后担心太子妃伺候照顾不好太子,安排几个人进东宫,谁也挑不出错处。

前脚才因为怀孕风光无限、得到皇帝大赞的太子妃,后脚就要被排挤与人共侍一夫,朝廷大臣们都不是傻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