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在惩罚南部各城,让他们遭受水患、最后又用疫病来清洗他们, 任何试图帮助他们的人, 都会受到天谴;

北部的百姓叫嚣紧闭城门、不接收流民,县府但凡表现出收留帮助的意向, 就会被自己管辖内的百姓喷骂谴责;

除此之外, 朝堂上每天都在争论, 该不该给南部粮食、是赈灾救治,还是等疫病稳定、再安排赈灾, 要求皇帝下罪己诏的呼声越来越高;

皇帝被架到一个尴尬的位置,今年水患、异族入侵、三位皇子谋反, 如果再让疫病兴起, 最后恐会生乱,下罪己诏安抚民心,反而排在赈灾救民的前头。

可没有任何一位会皇帝愿意这么做,这就导致皇帝和朝臣一直僵持着。

直到皇后找到皇帝,给他提供思路。

“皇上,疫病为何只发生在南部、不敢来北部?还不是因为北部有您的龙气镇压着。您治下这么久,南部从未发生过这么大的水患,偏偏您把南境封给肃王、派他镇守, 南部就发生了水患……”

皇后对宁昭又妒又恨。妒的是宁昭离开不过短短两年, 就在南部获得那么大的威望, 压过太子锋芒、令东宫忌惮;恨的是她抚养宁昭多年, 可是那白眼狼竟敢挣脱她的控制, 跑到太后和皇帝面前跟她做切割。

宁昭怎么可能优秀得过她的睿儿?

宁昭怎么可能逃得过她的手掌心!

皇后跟太子抱着同样的心思,他们都要将宁昭召回京城。只是皇后内心更加阴毒些,她要软禁剥夺宁昭的‘肃王’称号,让宁昭生不如死、挣扎无果,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发烂发臭!

皇帝不明白皇后的心思吗?他懂。

可即便他对宁昭有愧,在遇事时,皇帝还是将自己的利益摆在更前面。

皇帝也不希望宁昭在南部作大,三皇子就是最好的警告。皇帝连自己的太子都忌惮,更何况是宁昭。他也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疫病的事推给宁昭,再将宁昭召回来。

此时,皇帝、太子、皇后,三人的想法和利益都是一致的。

最终,皇帝下诏、责骂肃王对流民未加管理,致使疫病蔓延,要求他入京受罚。

这一则圣旨,几乎判死宁昭,将疫病蔓延的罪则全部推到了他的身上。

这可是皇帝说的,难道还有假吗?百姓们都是这么想的。

宁昭封地开始出现人心不齐,质疑他草率接收流民的声音越来越多。原来南部团结互助的景象被打破。

宁昭接旨时,他脸上的讽笑和高高在上的威压气势,将传旨人震慑得低头闪躲,不敢与对视。

传旨人紧张地想着,肃王离开京城不过两年,怎么就像变了个人,拥有比皇上还要可怕的眼神。

宁昭不怒自威,他没让传旨人回京,而是找借口暂时将他扣押起来。宁昭身边的将士个个身穿盔甲,剑上异族的血似乎还没淡去,他们刚上前、肃杀之气便将传旨吓跪在地上。

宁昭当然知道京城那边的打算,如今水患成灾、疫病蔓延,朝廷不赈灾、不派医,倒先向他问责起来。这些人有多虚伪丑陋,宁昭上辈子已经见识过。

宁昭不准备接旨回京。他不用猜测,都知道此时京城等着自己的是什么。能让他回京的只有一个情况,那就是杀回去,再把那些人杀一遍。

“事情调查得怎么样?”宁昭向身边的将领询问道。

将领道:“许将军跟秦大夫到疫病突发的几处城郊看过,正如王爷所料,秦大夫也说,流民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发病,但他们来自各城各处,受感染的时间应该不同,不可能这么巧。”

宁昭身边有幕僚上前道:“王爷,很可能是有心人做局。但是现在百姓受流言影响,朝廷还下达这样的圣旨和命令,我等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