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1 / 2)

加入书签

父母官,了解民情,体察民意。

先帝恩准,后又两年,启国和燕然的边境摩擦冲突不断,眼看着战事即将爆发,朝廷不断派遣使者同燕然谈判,边境态势胶着,一片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在喻行舟十九岁那年,他远在儒城的外祖父去世,喻正儒带着喻行舟,陪同妻子,一家三口一道赴儒城奔丧。

就在这一年,喻行舟铸下一件难以挽回的大错,时至今日,每每想起,依然无法释怀。

第115章 喻行舟的心结

宽敞的黑色马车行驶在官道上, 不久刚下过一场春雨,黄土夯成的道路泥泞难行。马车走得很慢,前后两队家丁护卫骑在马上, 护着马车缓缓前行。

十九岁的喻行舟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走在队伍最前头。

外祖父忽然身故, 母亲闻讯哭成了泪人,父亲喻正儒便带着全家一同回乡,让母亲送外祖父最后一程。

那时儒城还没有改名, 依然叫津交城,因盐场而得名。

自从高中状元以后,喻行舟外任宁州做了两年知县。

两年来, 在当地劝课农桑, 帮助百姓修筑堤坝,缉捕盗匪, 惩治污吏, 与当地豪绅望族斗智斗勇,渐渐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和天真,眼中多了几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干练。

他骑在马上身量比之两年前, 不知不觉拔高了两寸, 铅灰色的阴云压在头顶,他举目远眺, 脊背挺拔如松,一头青丝一丝不苟束在脑后, 脸上神情淡淡, 显得端庄而沉静。

“少爷。”一个中年男子策马上前, 恭敬道, “老爷唤您上车说话。”

“知道了良叔。”喻行舟看他一眼, 良叔替他牵了马,默默行走在队伍外侧。

喻行舟上车时,看一眼门楣上刻着的喻家家族章纹,掀开车帘钻进马车。

车厢内十分宽敞,母亲靠着后面的软枕小憩,父亲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卷旧书,一边翻阅,一边偶尔写上一两句批注。

“父亲叫孩儿何事?”喻行舟在他对面端坐着,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喻正儒看他一眼,将手里书卷放下,轻咳两声,用尽量温和的口吻道:“两年没有回家,在外面过得可还习惯?我……你娘她很挂念你。”

喻行舟沉默片刻,温和地回头看了看浅眠的母亲,压低声音,垂着眼点了点头:“孩儿一切安好,只是不能常伴母亲身边尽孝。”

喻正儒淡淡“嗯”了一声:“你这两年也算做了不少事,连陛下都曾称赞你年少敢任事,过些时候,大约有意提拔你去惠宁城任知府,最好再去淮州,荆州,多历练几年。”

喻行舟诧异地抬眼,抿了抿嘴唇,道:“孩儿想回京……”

喻正儒眼神顿时一沉,不悦道:“多做几年地方官,积累为官经验,熟悉民情以后,再回京做京官不迟。还是说,你想着回京,是为了别的什么人?”

喻行舟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萧青冥了,只知道他已经入主东宫当了太子,这几年来不曾有过只言片语。

他数次往京里去信,最终都石沉大海,也不知是对方压根没有收到,还是已经忘记了他。

喻正儒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提点道:“你在外任官,为父不反对你经营一些势力,将来你进入朝堂,确实需要网罗一批为你做事的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