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2 / 2)
啊,这这!
*
美国媒体其实很刻薄,比如汤姆·克鲁斯的澳大利亚妻子妮可·基德曼, 媒体说她的一头红发像“澳洲沙尘暴”,说她的肤色太白而不够“健康”,说她到好莱坞后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因为丈夫,无端否定她的努力;她要是胖了一点, 媒体就会猜测她是不是怀孕了;她要是脸色不好,就会猜测是不是跟丈夫吵架了, “婚姻恐亮红灯”,年年“被离婚”。
妮可是电影明星, 她无法摆脱媒体, 这是成为明星的代价。
同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实际很难承受。光是面对闪光灯就足以让一个准备不足的普通人夺路而逃了。
张文雅要是没有国内的媒体经验,也应付不来。暑假的新书发布会上, 足有数百家媒体参加, 声势浩大到主流作家也没有这个排面。她是这两年中国最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前不久她有了自己的美国经纪人,有几家出版社打电话给她,想要她写一本《我在哈佛上学的日子》的美国版。
美国人信奉“言论自由”, 媒体对明星名人品头论足, 下嘴刻薄, 群众很容易被媒体影响, 而且矛盾的是,虽然美国群众有相当一部分疯狂热爱娱乐明星,但也有同样多的群众不免在内心鄙夷,认为娱乐明星低级趣味,格调不高。
所以高学历的明星会更受追捧,媒体对他们也比较宽容一点,刻薄话少一点。
小约翰·肯尼思是媒体的宠儿,但媒体也没有少奚落他,只要他有哪一点做的“不够好”,就会被媒体大肆嘲讽。
如果能在美国出版实体书,对她在美国媒体和美国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必定有大幅度提高,从“专栏作家”升级到“单行本作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际上适用全世界,作家也会挨骂,但相对来说会少得多。
经纪人拿着她的《我在哈佛上学的日子》英文稿去跟几家出版社谈,出版社表示要修改,添加更多的美国内容,还希望她能写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母女矛盾。
这不就要跟自传差不多了吗?我到了能写自传的年龄吗?
张文雅拒绝了。
出版社又想要她写跟小肯尼思的约会,她大发雷霆对经纪人吼了半天,经纪人便拒绝了这家出版社。
低级趣味!天天上娱乐版还不够吗?!
*
到了《纽约时报》报社,发现很多人对她行注目礼。
没办法,当看不见吧。
贝特先生说,她今天就别出去了,去资料库找资料。这种事情稀松平常,只是因为她在报社上班,所以员工们都觉得“啊娱乐版头条人物就在我身边”,会有点新奇感,下午他们就会忘了这事,忙着赶稿了。
好吧,有道理。
张文雅一上午都待在资料室里,资料室管理员Mimi八卦的问她,小约翰是不是像记者们说的那样,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人人都爱他,没人能不爱小约翰。她家的亲戚们都想问,他们又开始约会了吗?
张文雅也顺便采访了一下普通美国群众。
“你们真的都很喜欢他吗?”
“喜欢,他可以说是在我们的眼皮下面长大的。”Mimi自豪的说:“他父亲遇刺的时候,我才是个十岁的孩子,那天全国所有的人都在哭泣,而我在想,可怜的小约翰,他才几个月大就没有父亲了,这多让人难过呀!”
“那就是说,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吗?”
“头几年是这样,但等他长大一些了,就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
这完全是滤镜好吗!她就没有这层滤镜。
Mimi唯恐她不知道小约翰有多么好,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八卦消息,有些她在图书馆里看过,有些还真不知道。Mimi说小肯尼思在哈佛的时候有个同学女友,他们交往过大概一年,女友给他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