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1 / 2)

加入书签

但这也只是纯粹闲暇时的乐子,她还有太多的正事要做。

整顿吏治,改善民生,士农工商。

尽管很多人多次上折子表示所管州县事务繁忙不宜久留京都,但都被驳了回来,理由也是正当,述职未结束,还需评察。

哪怕是最沉着冷静的州牧大吏也忍不住心急气燥了起来,却又无可指摘,在京都内一应待遇都是上等。

没想到,这一留就留了两年。

不是所有人都是周文王,被囚多年还能写出《周易》。就算有这份气度的,在被放出来后,发现外面已经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的位子也被换了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气晕过去了。

锦荣整顿吏治的手段之一就改革吏治机构体系,收拢权力于中央,甚至改推举制,而试行招贤榜。

这所触及到的利益甚广,包括蔺家在内的诸多世家贵族都站在了摄政太后的对立面,甚至有动过少帝的心思。

然而,胜利仿佛始终站在唐锦荣这一边。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少帝的存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筹码,如今的摄政太后随时都有改换天下的实力。

锦荣笑眯眯道,“爹,坊间传闻,你都要当太上皇了,高不高兴?”

唐文宾:“……”

论上位的本事,他果然不如他女儿唐锦荣。

唐文宾深吸了一口气,“锦荣,不如……”

“爹,你考虑这么久,那还是算了吧,反正我对当皇帝也没什么兴趣。”锦荣打断了他的话,摊了摊手道。

唐文宾不会说,他早已经做好女儿会篡位的准备,现在锦荣却回答这个。

锦荣纯良一笑,“我可是个好人。”

大势已定,聪明人多懂得顺应时势,甘心拜服,就算有不甘心的,也只得收敛了爪牙,已失先机,难有翻盘机会。

宋澄便是其中聪明又极有能力的人之一,于推行科举制上有功,拜为九卿之一。

第190章

“小子,你醒了啊。”肩膀被人推搡了一把,睁开眼对上的就是张宽厚络腮胡的大脸,额头上还淌着汗,眉宽眼清明,面黄透着晒得黑红,本分老实,长年做农活。

诶,为什么她能看出这么多来,她是谁来着,她好像叫锦荣。

不等锦荣细想,刀背大声敲在驮着粮草的木头车架上,砰砰作响,“既然醒了,就起来走吧。”

说话的是个穿甲胄的军士,语气虽有些冷硬,但也不是不近人情。

之前叫醒锦荣的黄脸汉子和声和气的笑道,“半大的孩子,大热天赶了几天的路,也挺不容易的。”

那军士瞅了锦荣一眼,瘦弱得像个女娃娃,个头也不高,也忍不住心底一软“上头有令,新征的一批要赶在初七之前到大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