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3(1 / 2)

加入书签

“是我太过狭隘了。”

朱至并没有趁此机会狠狠教训朱允炆,只道:“所以你要打开眼界。”

朱允炆重重的点头,表示一定会乖乖听朱至的话,他会努力打开眼界。

旁边的汤显听着朱至教导朱允炆的话,发现朱至说的这些不管是对谁其实都适用的。

仁至方可义尽。

汤显想啊,这些话他该告诉信国公,也好让信国公知道,在大明朝廷里,皇帝公主对他们这些功臣的态度,或许可以让信国公更放心。

不过,于徐氏来说,多年之后重新再回到北平,看着熟悉却陌生的北平,她是茫然的。

这么多年以来,在朱至的大力支持之下,大肆修缮北平,街道也好楼层也罢,甚至就连整个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乍然出门看着周围,徐氏都有一种自己是不是还在北平的感觉?可是,怎么从未听说北平修缮呢?

想到昨天徐辉祖同她说起,不仅是北平城内,就算是运河,都已经动工修缮。北元送进来的人全部几乎都投入到了修建工程啊,如此架式,但凡看到的人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迁都啊!

谁都明白,应天不可能一直作为大明的国都,可是自朱元璋开始却一直没有拿定,到底该迁都洛阳或是长安。

彼时也有人提议,北平合适。北平原本是元朝的大都,对于元朝深恶痛绝的朱元璋,确实一开始就否定了北平。

然而,却是朱元璋否定的北平啊,在朱元璋在位之时,却悄然无声地修建起城墙,运河,道路。

徐氏想的是,到底是谁说服了朱元璋的?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朱元璋手里都定下的事,如今由泰定帝接手,这件事只会加速推行。

当然,徐氏也问起另一个问题,北平大肆修建工程,为什么没有传到应天,至少在应天里根本无人讨论这些事。

徐辉祖何尝不明白徐氏到底在问什么,明明白白的告诉徐氏,北平城内所有的款项支出几乎都是朱至负责。

工程修缮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申请拨款,也就意味着北平要怎么修,怎么建,都不需要通过应□□廷的同意。那,也就无须向人表明这是准备好的新都。

这样一来,对于朱至怎么修缮北平的事,很多人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只是朱至的个人行为。

就算从前是信国公镇守于北平,那也可以是北平单独的操作,只要不问朝廷拿钱,朝廷也不怎么在意你如何修河通路,毕竟这也是功在千秋,功在百姓的喜事。连朱元璋都明文规定,若是地方有修路造桥的事儿,官府一律支持。谁要是敢拦着百姓修路造桥,必重罚。

所以,谁还会不长眼的管一个北平如何修河通路?

徐氏不得不说,朱至在下好大一盘棋。而这盘棋能够得到朱元璋和泰定帝的支持,证明了这盘棋一定能活。

吐一口气,徐氏心情十分复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