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5(1 / 2)
“管仲”,但是这明显不是她该知道的事情。
“朕若是有此等贤臣相助,岂不是如虎添翼?”康熙笑着说道,若是朝中哪位臣子有管仲之才,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郭宜露出迷茫的神色,手掌撑着下巴,又凑近了问道:“那是何人?”
“此人乃是有识之谋士,你故事中提到的谋划便是出自他手,此计助齐国收服了三个国家。”康熙感慨道,这般谋士无法为自己所得,真是大大的遗憾啊。
“原来臣妾听过的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啊,臣妾还以为是那说书人胡诌的呢。”郭宜带着几分小得意说道,心中却是暗道,好险,还好她没有用这件事忽悠康熙,博学多才这四个字果然不是盖的。
“应当是那说书人自己改编过的。”
见康熙自己便把逻辑给圆上了,郭宜偷偷松了口气,说道:“想必是的,若是一开口便说今儿我给大家说一段历史,恐怕围观的人都跑光了。”
是这个理儿,康熙点头,“所以,这就是你要表达的吗?海上贸易是邻邦的阴谋?”
郭宜……当然不是,她想说的是贸易战争哎。
“当时是臣妾祖父带着我们去的市集,听了这个故事,他便回了家,在家中左思右想好久,才决定自己组建商队。”郭宜说道,原本只是外面的人来收毛皮,组建商队之后,在毛皮生意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利润也更为丰厚。
而且,商队除了能将毛皮生意带出去,还能将南边的东西带到盛京。
郭宜胡编乱诌,给祖父的身上再增添几分传奇色彩,“祖父说,毛皮生意于我们而言,是命脉,命脉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康熙思索了一下,便知道宜妃想表达的是什么了——他们现在太依赖于海上贸易了,被对方拿捏着自己命脉,一旦对方不愿意再从他们这里购进茶叶、瓷器之类的东西,江宁百姓该何去何从?
但是,海上贸易带来的利润如此之大,若是为了这份担忧而废止,岂不是因噎废食?
康熙陷入了良久的沉思,诚如宜妃所言,要解决此事的办法便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或许可以如同岸塔穆一般,建立自己的商队,但是就目前而言,并非好时机。
“所以,宜妃有何妙招呢?”康熙笑着问道,宜妃能说出这个故事,应当想过解决办法吧。
“如若制出来的东西,咱们自己的老百姓也都能使用,何愁将来海上之路断开呢?”郭宜说道,这个政策好像叫做拉动内需。
这与“何不食肉糜”有何区别,百姓最重要的便是填饱肚子,什么丝绸、瓷器,那都是富贵人家才会用的。
康熙正准备说出口,忽然愣住了,他深深地看了宜妃一眼。
说了这么久,郭宜也觉得口渴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顺便挡住康熙那灼人的视线。
瞧着康熙没有开口的打算,她硬着头皮说道:“不知道皇上觉得臣妾所言如何?这玉佩臣妾到底能不能收?”
“自然是能的。”康熙的语速很慢,目光落在玉佩之上,顺手朝宜妃那边推了推。
“那臣妾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郭宜笑着将玉佩拿起,这个一块上好的羊脂玉,晶莹润泽,上面刻着双龙戏珠之纹饰,刀工质朴简练,显然是出自大家之手。
“宜妃所图甚大啊。”康熙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所谓丝绸、瓷器、茶叶都只是表象,宜妃真正的意思是让百姓富庶起来,商业的重心由外转向内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