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0(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待他们走近一瞧,母子二人已然命绝。

窗边梳妆台上,留有楚氏的书信。

妾身自知李狗子等人毫无胜算,但王蕴声称手中有解药,可治我儿之症,妾身不得不铤而走险。

妾身彻夜未眠,黎明破晓,迟迟未见李狗子等人,妾身便知事情败露。

妾身此生,卖身为奴,为王蕴而活,却落得这般下场。唯有一子,却因误信歹人而耽误终身。

妾身不配为母,明知害人真凶,却无可奈何,现今终于得以解脱。

妾身自知愧对顾大夫人,无颜面见姑娘,故留下此信及画押供词,望姑娘看在妾身当初施以援手,将妾身与孩儿收殓安葬。

顾婵漪看完手中书信,又打开楚氏亲笔画押的供词,细细查阅。

她沉默半晌,低声道:“让人好生安葬楚氏母子,再将这份供词交予小钧。”

纯钧拿到供词,转身便去了京兆府。

茅文力整理好供词,提出在牢里关押的李狗子等人,人证物证一并递交刑部,作并案处理。

如此,无王蕴等人在面前碍眼,顾婵漪便有了许多闲暇。

她手持狼毫,坐于书桌后,细细地写下尚有印象的前世之事。

她不敢坦然告诉沈嵘,她前世陪在他的身边,直至他寿终正寝。

因此,她只能凭借自己仅存的记忆,慢慢梳理,找出缺失的是何时段的记忆。

万事有因有果,抽丝剥茧,总能寻到衔接不上的那段时光。

奈何,前世以灵体之姿存于世上几十年,除了那些要紧之事外,其他无关紧要的记忆已然模糊不清。

唯有沈嵘年迈的那些年,她能细细地回想起来。

如此回想了四五天,写了厚厚一沓的宣纸,顾婵漪终于寻到了某处异常。

那年深秋时节,沈嵘已然病重,却不忘交待底下的人准备几盆绽放的菊花,以及时令瓜果点心,相应的香烛纸钱。

她当时便猜测沈嵘要去祭奠故人,然而,翌日清晨,廊下的菊花不见了踪影,沈嵘亦未出门祭扫。

她原以为沈嵘安排了人前去祭扫,如今回想,再推算时日,当时沈嵘要去祭奠的人,是她。

原来自她死后,每年的头七,她便宛若真正的游魂,无思无想。

第六十九章

过了中秋, 日子似乎走得极快。

稍不留神,大雁已然南飞, 清晨寒凉, 日落的时辰也早了许多。

八月末尾,盛嬷嬷来盛家接顾婵漪回府,国公府已然修缮齐整, 需顾婵漪回去看看是否妥当。

国公府中无长辈亲眷,盛琼静不放心顾婵漪, 自是收拾妥帖,随顾婵漪一道回了国公府。

月余时光,国公府便焕然一新。

府门上新漆,庭院洒扫干净。廊下菊花盛放, 屋中金桂插瓶。

松鹤堂中的石榴树, 果子尽数采摘,唯有郁郁葱葱的枝叶。

听荷轩内的残叶枯荷已然清理, 澄澈湖水, 锦鲤摆尾,静等来年夏荷。

沿长廊而行,松鹤堂后方便是宽敞的练武场,左右两侧各摆武器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一应俱全。

练武场西侧,菊霜院的牌匾已然摘下。

“姑娘命老奴重修菊霜院,想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