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 / 2)

加入书签

妹?!哪里人?”

“扬州。”

那少年笑了:“难怪啊,那身段一看就是典型的江南美人,她多大了?可许了人?”

陆瑶斜睨了他一眼,显然有些不高兴了:“你问这么多想干嘛,怎么了?对她有兴趣啊?”

那少年摸了摸鼻子:“就算是吧,算是。”

陆瑶切了一声:“见色起意,没出息。”

第21章

“指挥使,到了。”

国子监马术课正举办的如火如荼时,一队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刚好也骑着马来到了国子监大门口。陆珩骑在马上,带着与生俱来的压迫气场,他当值时向来不苟言笑,狭长的眼眸扫过大门,淡淡问道:“提前通知过李大人了吗?”

“还未,事发突然,属下们接到命令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陆珩点头:“锦衣卫办案,不必提前通知,进去看看。”

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两职,这里的司业姓李,陆珩带着人很快行至了李司业的房外,正朝外走的书童忽然见到一队气势汹汹的人,忙道:“诶诶,你们做什么的!”

跟在陆珩身边的胡六一个眼神都未给他,只是亮了亮锦衣卫的腰牌,那书童顿时说不出话来,陆珩带着人,已经到了李司业的门口。

“李大人,锦衣卫办案。”

胡六连着敲了三声门,那门才被缓缓打开,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一见到陆珩,就连忙讪笑道:“喲,这不是指挥使大人,什么风把您给刮来了。”

陆珩扬了扬唇:“您客气。”陆珩也是从国子监出去的监生,好巧不巧的,当年他在国子监时,李司业还不是司业,恰好就是带陆珩的一位学录。

李司业把陆珩请了进去,命书童沏了两壶好茶,一边给他沏茶一边笑道:“自从你离开国子监后,这也有好几年了,是再没遇到和指挥使一样有天赋的学子啊。”

陆珩接过他手中的茶,“您谬赞了。”

李司业:“先前听说陆大人已接管锦衣卫,还想着登门道喜,没想到您今日倒是亲自过来了。”

陆珩又淡淡一笑:“锦衣卫也不过是刀口舔血的差事,哪里比得上司业大人体面。”

这样的奉承话你来我往说了几句,李司业笑着道:“不知陆大人此次前来,有何贵干?”

终于进入了正题,陆珩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截了当:“今早接陛下口谕,需要国子监今年向朝廷举荐的捐监名单。”

李司业听了这话,倒是愣了一下。

所谓捐监,是国子监里一类特殊的名额,民间富贾一般无法进入国子监读书,但朝廷需要财力,当有民间商贾愿意捐献大量的财力时,就能获得一个后代捐监的名额。

这个制度从大梁开朝以来一直践行,直到十年前,有官员举报此制度行私舞弊之风过于猖狂,成武帝便下令取消了捐监。

李司业给陆珩又倒了一杯茶:“前几年大旱,紧接着又是大涝,还有战事,百姓民不聊生,故而在三年前重新恢复了捐监的名额,只是这一次,是让有钱的富户们捐粮食,正好用来解决灾情,此法当时受到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同,不知陛下这次的意思是……”

陆珩转而给他倒了一盏茶,语气很是随意的笑道:“锦衣卫也是遵命行事,陛下的心思下官如何知晓,或许只是为了例行查看一番罢了。”

李司业打量着陆珩的神情,片刻后也笑道:“陆大人说的是,那劳烦陆大人稍后片刻。”

陆珩颔首。

李司业出了门去往祭酒的院子里,陆珩起身打量这国子监的院子,他的确从前也在此读书,不过那已经是三年前了,他十六岁就读完了国子监的全部课业,成了当年最年轻结业的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