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2 / 2)

加入书签

归德此地历来有水灾,又有旱灾与兵祸,沈鲤年轻时便遭遇过师尚诏的叛乱,师氏叛乱之始便是聚集了一帮灾民。

对朝廷来说,农民起义自然必须镇压,可嘉靖三十二年时,豫东屡遭灾祸,官吏腐败,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又让百姓去哪里找到活路?

沈鲤虽未明说,言语间却有让柳贺更进一步之意。

官员官做得大了,便能更好地庇佑家乡父老,张居正之所以能推行改革,是因为他如今登上了首辅的高位。

权势越大,所能做的事就越多,若是仅任微官末官,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沈鲤性子淡泊,

脾气也有些直,他在官场上不似许国那般如鱼得水,但这并不代表他看事不透彻。

沈鲤人在归德,却很关注柳贺在扬州府的动向,他在会试中取了柳贺时就觉柳贺非同寻常,之后在翰林院与柳贺为同僚,又听说柳贺在扬州知府任上的所作所为。

他觉得,柳贺真可担得有勇有谋这四个字。

这样的官员,是可以为百姓带来改变的。

有谋略、有文才,又能为百姓着想的官员,他才更应该登上高位。

沈鲤此前已经对柳贺讲述了他离京后的种种,这一回两人难得相聚,沈鲤又对柳贺详述了一番,重点是翰林院与内阁的情况,内阁中张居正独自揽权,吕调阳与张四维对他俱是唯唯诺诺。

言官碍于张居正之威不敢发声,外官与京官皆以张相马首是瞻,张家俨然一副烈火烹油的景象。

然而物极必反,天子终要亲政,天下臣民只看得到如今张家的景象,却不知,终有一日,张居正将为皇家所不容,将为内阁其余辅臣所不容。

毕竟张居正是任过三辅,也任过次辅的。

柳贺心想,张居正心中也未必不知,想想商鞅的结局,想想王安石的结局,后世史书爱评论某位官员不知急流勇退,然而有时候并非他们不想退,而非不能退。

在柳贺印象中,张居正死后,与他关系亲近的官员下场都不算好,他一人便牵系着无数人的身家性命,哪是一个简单的退就能解决的?

官员做决定时必须考虑方方面面,有些事情他个人也被裹挟着,不得不以众人意志为己身之意志。

张居正已经属于很能贯彻自身意志的官员了,不过强势如他,也非事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柳贺虽还想与沈鲤再细谈,但他也不敢耽误进京的时间,在归德逗留一日后,他再度踏上行程。

对于进京,他不似当初来考会试时那般期待,但胸腔中的豪情仍未磨灭。

第166章 至张府

再进京这一路,行程可谓风平浪静,柳贺一家与顾为一同到了通州码头,柳贺进京、返乡时都必须经过此地。

通州码头上船只众多,有官船,也有商船与民船,眼下漕船还未开始输粮,通州码头上的船只已少了许多,柳贺乘坐的船先至官船停靠的区域排队,通州毕竟是外官进京的必经之地,即便眼下进京的官员不多,等待停靠的船只却依旧有数艘。

柳贺也清楚,这些船虽都挂了官衔牌,船上却非都是官员,也有官员家眷持牌进京的。

大明官员的俸禄虽低了一些,官员的优越感却体现在方方面面。

等候了许久,柳贺都快读完半卷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