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行文风格像极了陈知意上辈子,在热搜上看过的渣男被锤后发的道歉信, 通篇看过去全是和稀泥, 四两拨千斤的含糊其辞。

这封公告一发, 说什么的都有, 有骂他的,也有胡建于等“仗义执言”的。

直到现在,有了这封法院的判决,两边人才有了平等对话的平台。

陈知意才梦到剧情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写文?一方面这是她的志向、长处,另一方面是因为凭借这,她才能在真没法争过剧情的惯性的时候,还有着自己的一点发声渠道。

在没有这封判决之前,胡西月等人“名不正言不顺”,报社大多和这些文人交好,她们是没有自己的发声渠道的。

而现在有这判决开路,很快有一家大报刊登了胡西月的文章。

她们是不通西学,但并不是不通文墨。

“观萧先生言辞,当真好笑!说甚么和师妹之间清清白白,难道外界的人都是眼瞎的不曾?萧先生此时有闲心为你的亲朋澄清,那当初自己妻子被外人误解时,你怎么就没这个时间给她澄清?一段婚姻的和谐,的确是需要心灵的契合,但你们既然要追求契合的心灵,当初又为何要不负责任的娶妻......”

双方人马骂得不可开交,但到现在,这片事态还只是在燕京城内小范围开展,还只是”私事“。

直到陈知意用容与的笔名,在报纸上发了一篇为《由旧式女子到文化自信》的文章。

陈知意发声的角度不同,干嘛要和傻逼在同一个层面讲道理?是想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来打败自己吗?

这些文人十几年来,早就作惯了为自己的道德洗地的文章,自己都信了自己那”追求自由文明爱情“的那一套,一些看似唬人的大道理张口就来。

陈知意之前就为旧式女子发过一篇鸣不平的信,今天她再度发声,却是将这件小小的引子,提升到了另一个关注度上。

这篇文章叙述的语气十分平静,不像是大多数骂战,都是直抒胸臆的发表某个观点,而是拟用了另一个视角,另辟蹊径的用一位”洋人“的视角,来叙述所看到的事情。

“洋大人来到这片落后的土地,见到当地的男人为了追求他们西国的文化,竟拼命的贬低本国的文化.....例如女性中,凡是沾了点西国气息,便就高人一等;而凡是全然脱胎于本国文化,他们便摇头不已,喊打喊杀......此情此景,每见一次,洋大人心中就得意一次,几次之后,觉出了其中的好笑──那土著男人对待本国旧式女人的作派,竟和他们这些上等人对待这弱国小民的作派,一般无二!

想来人性里是天生有着恃强凌弱的本能的,万万没想到这些人竟能够学他们西国,学得如此彻底......”

因为“一刀切”的推崇西方,所以带着旧式烙印的女人被整个社会瞧不起。

又因为恃强凌弱的本性,反抗不了西人,还欺负不了这些弱势女子?更何况,每对这些旧式女子鄙夷一分,不就朝着西人的文明先进,更近了一步?

整篇文章,什么慷慨激昂的话都没有,只是文笔带着容与一贯的辛辣讽刺,比报纸上那些骂战文章,更加鞭辟入里,直将这些人,或者说这个社会的面皮给撕了下来。

一经发出,燕京报纸上的骂战都因此沉默了下来。

如果说之前,外界对这桩离婚案,只当作是“一场女人和文人间的私事”,关注的人有,但大多都是因为其中,牵扯到了容与这个身份。

那么直到这篇文章,主流媒体才真正的关注起了,旧式女子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

进而以旧式女子为一个引子,展开了一场

更浩大的,有关“文化自信”“是否过于一刀切的推崇西方”的讨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