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1 / 2)
漪澜训诫这群闹事的落第试子:“尔等曾争相传诵的《论太湖西堤重修糜费书》,曾相引相和的宝津楼丽词《柳别春》,朕曾憾然慨之的《大周通纪》,皆出自此人手笔。尔等见之在匣则视之为珠,见之在水则视为鱼目,殊不知鱼目混珠非男女之别、皮相之别,实内里之别也。诸位不识明珠,乃己非明珠之故,落榜实属正常,何以不躬身省己而怨天尤人?”
理直气壮地前来敲登闻鼓的这群落第试子们闻讯愕然,看向孟如韫的目光先是震惊,继而羞惭。
这群关心朝政的读书人,哪个没抄阅过《论太湖西堤重修糜费书》,没手痒为宝津楼名曲和新词、想要与之一较高下?他们不仅没想到这些找不到作者的名篇是一人所作,更想不到此人竟是位年轻女子,真是令天下读书人为之汗颜。
没有了别有用心的朝臣在背后做推手,又未寻出女仕科逊色于科举、女仕科魁首徇私舞弊的证据,他们再没脸闹下去,相顾相视,最终灰溜溜地收回了请命书,回去静待朝廷的处置。
此事告一段落,孟如韫终于可以清闲几天,江灵也来同她报喜,她堪堪挂在了女仕科最后一名,也算是得偿所愿。
第80章 卿心
宫中设凤仕阁, 仿照翰林院设修撰、编修等职,所有考中女仕科的姑娘都要先在凤仕阁中见习半年,学习朝政事务, 观察品性德行。
萧漪澜将凤仕阁交给了孟如韫,如今孟如韫既是女仕科首魁,又是这些姑娘们的师傅和上司。萧漪澜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孟如韫培养门生, 为她之后入阁减轻阻碍,培养声望。
十月, 萧漪澜与霍弋举行了大婚,天子下诏大赦天下,免除贫困之家一年的赋税, 朝野欢欣, 足以见天子对这位皇夫的重视。
朝堂上有人担心霍弋会借着皇夫的身份弄权,然而霍弋并没有因此荣宠加身, 担任朝堂中枢要职, 反而去了国子监出任祭酒, 这是一个极有清望的官职,却也是个一无权柄二无油水可捞的地方。
这官职是霍弋自己同萧漪澜求的, 萧漪澜让他不必为了避嫌而自贬, 霍弋却道:“臣选国子监非为避嫌之故, 而是夙愿已久。一来, 臣欲承先父之志,整理其文集,以治学明教为余生所求;二来,臣曾腿脚有疾, 身体比常人弱一些, 余生想多花时间相伴陛下左右, 而不愿为俗务所羁绊。陛下在外有阿韫辅国政,在内有汝青掌宫事,许臣偷些懒也并无大碍。”
萧漪澜见他心意已决,便随他去了,她也喜欢霍弋多些时间陪着自己。
她今年三十二岁,已经过了世俗眼中一个女人最青春貌美的年纪,虽然霍弋常说她朱颜犹盛少年时,但她心里难免会觉光阴匆匆,当及时行乐。
十一月底,东海郡突然八百里加急传来军情,东瀛海军突袭大周东海岸,已击沉大周官商船舰共七十多艘,恐有登岸劫掠之势。
萧漪澜连夜召集众臣议事,然而对于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诸位官员知之甚少,萧漪澜问起时,竟接连磕绊。
“诸位在兵部已有数十年资历,我大周边境不过十国,除了戎羌,你们竟一无所知吗?”萧漪澜声音微冷,颇有些失望,叹了口气后,将目光转向孟如韫,“阿韫,你来说说吧。”
孟如韫做行商时在东瀛待过一段时间,不仅熟通了东瀛语,且写了一本两万多字的东瀛风物志。
孟如韫上前一步说道:“东瀛国小而地散,共有大岛四座,小岛上千,人民不过七十万,除官员武士外,半数以渔业为生,三成以稻米为生,剩余两成为工商之家。近年来,东瀛君主势弱,权力旁落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将军姓德川,以水军为利,清剿周遭海贼,偶尔也与我大周官民有冲突。德川约束手下极严,此次开战,绝非是东瀛海军抢掠,而是两国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开战。我猜测,德川将军可能是想借机在国内立威,彻底从东瀛君主手中将权力名正言顺地接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