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快了。我觉着目前咱还是以稳为主,基建工作继续,开荒也要继续,今年秋天就可以播种一部分麦子。”

宋要武冲老郭点点头,又看向其他人。

贺新华说道:“我们基建科还是继续搞基础建设吧,先建好宿舍楼和家属楼,之后还要修路,年底要挖水渠,反正之后三年的工程量都排得满满当当的。”

杨君苏跟在贺新华后面发言:“宋场长,今年秋天咱们还是得继续开荒,新开的荒地是生荒地,我建议这些生荒地明年继续大面积种植大豆,因为大豆的根瘤菌会藏在土壤里,会为来年播种增加养料。种上一年大豆,再种别的作物会好许多。”

杨君苏这个说法引起了老郭的好奇:“是吗?还有这种说法?”

贺新华和老金也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杨君苏。

杨君苏拿出一张泛黄的旧报纸给大家看:“你们看,这是几年前的报纸,已经有人总结出来了。”几年前大家还一门心思搞建设搞研究,现在都一心搞革命了。

大家接过报纸传阅一圈,还真是如此。

老郭把报纸还给杨君苏,钦佩地说道:“杨同志,你真是个有心人,几年前的报纸你都留意着。”

宋要武微笑道:“小杨是我们场里最爱学习的同志之一。”

老郭应和道:“爱学习好啊。”

宋要武说:“既然如此,那明年的生产计划改一改,新开垦的荒地不种油菜和别的作物了,全部种上大豆。”

这下倒没人反对。

说完生产计划,宋要武接着说农田水利建设,他们四场新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基本没有。

宋要武主张田间河网化,多挖沟渠,排灌一体,以应付洪涝和干旱。贺新华倒不反对这个计划,但同时也提出人手不够的问题。

这个问题宋要武也头痛,干部少可以凑和,大不了一个干部当三个用,但工人少就很麻烦。工人的劳动量本来就已经很重了,你再把一个人当两个用,那不得累坏。

杨君苏说道:“工人不够,只能机器来凑。要不咱们向总场多申请几台大型机车,牵引上大型开沟犁,用机器挖排水干渠,效率更高。”

贺新华不由得多看了杨君苏一眼:“小杨,没想到你连开沟犁都懂。”

杨君苏说:“贺科长,你别忘了我可是基建科出来的。”

贺新华:“我忘不了。”问题是你才呆了几天。

老金也提出一个问题:“就算能调度机车和开沟犁,机务人员还是不够。”

杨君苏果断说道:“咱们场里年轻人多,可以临时培训一些拖拉机手。”

宋要武道:“也只能如此了,就按小杨说得办。”

开完会出来时,杨君苏特意放慢脚步,等着万昌春出来,她主动上前搭话:“万同志,能跟你和老郭这样的同志共事,我很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