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5(1 / 2)

加入书签

般,修得那么精致。

直接修成一字排开的宿舍房就行了,一个房间一个开间和一个放恭桶的茅厕就行了,至于洗澡,没办法了,再单独修个大浴室吧。

没有塑料管,排水的问题太难解决了,好在以前七八十年代也是这么过的,在这个古代,能将就一下就将就一下。

至于灾民们的工钱,他先用灾民们口粮来抵,他算过了,那些宗亲家眷们买商铺的钱,只够给灾民们买口粮的,开工钱的钱肯定是不够的。

至于后期还是没钱怎么办,陈烈酒和许怀谦商议了一下:“用房子抵!”

这些灾民来这里安置,没有什么比给他们一套房子能够让他们安心的事了。

反正都要安排他们做事的,等他们把荒地开垦出来,就让他们给自己修房子、修作坊、修商铺,等房子作坊修起来了,他们有住的地方,也有劳作的地方,更有买卖地方,就跟正常的百姓一模一样了。

万事俱备,只差灾民了。

怕盛北来的灾民们找不到他们的安置点,因为位置真的有点偏,陈烈酒还用碎红绸条,在京城周围一路插了红旗,跟周围附近的百姓说好,这是给灾民指路的红旗,拜托他们看到灾民,告诉他们一声。

有《大缙旬报》事先做过铺垫,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很愿意帮忙的,至于剩下的人家愿意帮就帮,不愿意陈烈酒也不强求。

盛北的灾民,因为听到《大缙旬报》上说京城有安置他们的地方,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走来京城,可是来到这京城,一个安置的点都没有看见。

不禁疑惑:“真的会有吗?”

他们这一路,有人给他们水,有人给他们干粮,甚至病了,也有大夫免费给他们医治,可是没有一个落脚处,对于失去家乡的他们来说,很不安。

灾情所好是好,可靠盛北太近了,他们怕水会再次蔓延过来,只有到京都,到天子脚下,到有皇帝的地方,他们的心才会安定。

加之旬报上也说了,皇后和陈掌柜心慈在京郊给他们设置了安置点,他们是抱着这样的信心走进京城的。

可来到这京城城外都什么也没有,连个施粥的地方也没有,他们迷茫了。

他们的心还停留在战乱年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人来管他们的场景里。

难道邸报上说的都是假的么?

就在灾民们惶恐的时候,他们身边不断有声音冒出来给他们指路:“从盛北来的顺着插红绸条的棍子走,你们的安置点,在红绸条的尽头。”

“从盛北来的顺着插红绸条都棍子走——”

“从盛北来的顺着插红绸条都棍子走——”

路过的百姓、茶肆小二、担货物的脚夫每个看到他们的人都给他们指路。

他们也不说他们是灾民,只说是从盛北来的,这样灾民们心里好受很多,不住地给他们说:“谢谢、谢谢,谢谢。”

“谢啥。”每个收到感谢的京都百姓都会跟他们摆手,“人生在世,谁都有碰到灾难的时候,熬过去就好了。”

一路跋山涉水辛苦不已的灾民们没为失去家乡背井离乡而哭,却被这句人生在世给感动哭了。

是啊,人生在世,谁都会碰到灾难,熬过去就好了。

他们感动着顺着红绸的方向,走了一天,终于看到了安置他们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