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0(1 / 2)

加入书签

上,穆庆真想辞官不干了。

“楚王已不足为惧,最麻烦的还是晋王。”刘子岳背着手眺望着城门外绿油油的麦田,有些苦恼,晋王可真是个硬茬子,把太子、燕王、楚王全搞下去了,他还一点事都没有。

穆庆捏着信说:“殿下不用担心,陛下这不是要强召他入京吗?只要一进京,陛下肯定会撸去他所有的实权,给他个看起来风光,但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位置。咱们现在静观其变,等候京中的好消息就是。”

只要晋王一倒,等延平帝身体不大好的时候,他们家殿下再“平安归来”,弄个什么大难不死必是上天保佑之类的旗号,就可带兵进京,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一切。

但前提是他们要忍得住。

殿下的耐性是真好,封太子的旨意都快下达一年了,他也躲躲藏藏了近一年,还完全没现身的意思。

刘子岳认同他的说法:“没错,咱们现在只需等就是。”

京城有陈怀义、李安和、柯建元作为内应,还有公孙夏的人脉相帮,他们完全不用急。

刘子岳也是这个打算,能以最小的代价获胜是最好的。否则真的打起来,最后将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打得千疮百孔,还是得他们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现在就希望延平帝给力点,早日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晋王这个心腹大患。

这事现在肯定不会有结果,着急也没用。刘子岳转而问起了其他的事:“襄州最后一批人什么时候送达?”

穆庆道:“赵将军派了人以于大人的名义去接应,现在在两百里外,大概三四天能走到并州。”

这最后一批人的情况更糟,很多人都饿得骨瘦如柴,体力也很差,走路自然是快不起来。

穆庆虽同情,但那是在别人的地界,他也不能运送大批的粮食过去给他们果腹,否则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所以只能等。

好在最后这一万多人,都安置在并州和封州、袁州三地,只要再坚持几天,他们就不用赶路了。

刘子岳点头:“有赵将军在,你们配合得很好。我离开兴泰太久了,眼看要过年了,我得回去了,这里便交给你们了。”

他这趟出门已经有两个多月,冉文清很担心他的安危,都写了四封信来催了。公孙夏他们也建议刘子岳早点回兴泰,毕竟兴泰才是他们的大本营,更安全一些,并州这里,偶尔还要接触晋王的人。

刘子岳理解他们的担忧,现在他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了,他的身上担负着很多人的身家性命、荣辱前途,不能任性。

楚王便是前车之鉴,哪怕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小心一些总是没错。正好这边的事也差不多了,他回去也无妨。

穆庆拱手:“不知殿下打算何时走?臣想给殿下送行。”

刘子岳摆手:“不必了,我的身份还不宜公之于众,不要大张旗鼓地搞这些虚礼。况且下一批百姓过来,还需要你安顿,你忙吧,我这边整理一下,后天走。”

“是,殿下。”穆庆没再多言。殿下不是讲这些虚礼的人,他将事情办好,与赵将军一道守住并州,便是给殿下最好的送行礼。

只是,第二天,刘子岳这边还在收拾东西就收到了从连州送来的一封急报。

准确地说,这封信是从贺州送来的,途径连州,于子林又增加了一封简短的信,附在里面,一道送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