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2 / 2)
“沈县令,这是我家自己做的果子,您尝尝。”
“沈县令请过来吃杯茶吧。”
百姓的热烈邀请,沈长林盛情难却,总免不了寒暄几句,吃些差点,顺便了解民情。
听说沈县令要开办药厂,百姓们热情高涨,去年沈长林在本地试种的那批药,质好价高,大家都听说了。
如今沈长林说建药厂制成药,销往华京苏杭等经济繁荣之地,百姓一听,兴致高涨:“只有大地方的货往我们这销,咱们产的东西,还能往大地方去?那些贵人不会嫌弃吧?”
沈长林面带微笑,语气笃定:“只要质量过硬,不仅没人嫌弃,他们还会争着抢着要。”
说干就干,这个除夕沈长林半点也没闲着。
先是寻交通便利水源充沛,适宜建厂之地,接着便是准备原料,然后是招揽工人,试验制作,一切都在元宵之前推进完成。
正月十五,海青药厂正式剪彩开工,沈长林亲写牌匾,亲自剪彩,还挽起袖子带上围裙,和工人们试做第一炉药——归宁丸。
此乃保健凝神之药,包括人参、当归等九味药材,秘方由陆清栩提供,原料均来自海青县本地。
归宁丸的制作相对简单,沈长林预备循序渐进。
“沈大人,第一批归宁丸制好了。”
熬了几日,终于听见了好消息。
沈长林两日没有睡好,精神原本比较疲惫,闻言瞬间兴致高涨:“快将品药人请来。”
制药不是易事,专业性很强,沈长林可以保证原料及生产,但无法控制质量,这一块他会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几位行医超过五十载的老中医。
他们经验丰富,可凭借气味、外观、味道判断成药好坏。
沈长林从第一批归宁丸中随机抽了十粒放在托盘中,待他赶到前厅,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医者早就到了。
“见过沈大人。”老医者起身见礼。
沈长林微笑的摆手,示意无需多礼:“快来看看这批药的药性如何。”
几位老医者颔首答是,凑在一起,研究起那十粒归宁丸来,是不是询问边上候着的,全程参与制药的工人。
为了不影响老医者们做判断,沈长林坐在稍远处,小口小口的饮茶。
从外表上看,这位小沈县令悠哉淡定,甚至带着几分岁月安然的惬意,但这只是看上去罢了。
长指轻叩桌面,暴露了沈长林内心的忐忑。
“大人,医者们判断好了。”
沈长林站起来:“如何?”
望着沈县令饱含期待的眼神,几位老者互相对望,竟有不忍开口之意。
“直说无妨。”沈长林目光一暗,已有不详的预感。
“熬药时火候过大,失了三分药性,不过,药效仍是在的,只是稍有影响。”
沈长林摇摇头:“不行,海青县出产的成药,必要完美无缺,只能重制了。”
说罢出屋,往制药棚去了。
看着青年县官义无反顾的背影,几位老医者感慨良多,海青县有救了呀。
其中一位姓熊的老大夫今年八十有余,常调侃自己是黄土埋到下巴的人,无论何事都一派淡然,但此刻,人生已行至末尾的老大夫,心中却燃起了多年不曾有过的激情。
“沈大人,我随你同去!”
熊大夫说罢,拄着拐杖颤巍巍出了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