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2 / 2)
秋风扫地,百草枯折,一夜醒来,院里铺了一层黄叶。
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各自带上行囊,前去书院报道。
四大书院均属民办书院,创立之初由世家大族出资建立,耕耘数百年后,其名下的田地商铺数额不断增多,每年产生巨额盈利,完全可以供养书院师生。
因此,在四大书院就读,不仅食宿全免,师资力量雄厚,独享单间,逢月考旬考岁考,优异者还可获得丰厚的奖银。
四大书院,是大干朝众士子梦寐以求的去处。
当然,若从四大书院科举入仕,将来官运亨通的,有给书院捐银捐田捐商铺的习惯,比如平昌城主持秋闱的卫大人和平南布政司的巡抚,便都给淮华书院捐过商铺。
四大书院的屹立不倒,离不开从书院走出的达官显贵,达官显贵们再用书院名声傍身,更添一抹才气。
互为支撑,方得今日之局面。
沈长林沈玉寿因由祝夫子考核过关,暂拜于他座下,祝夫子所学博杂,兴趣广泛,各道精通。
淮华书院的山长姓李,世人称为之李仙郎,鹤发童颜,曾为帝师,后云游四海,现为书院之山长。
李山长似乎与蒋家祖父有旧,拉着沈长林沈玉寿问了许多关于南玉山庄的事,但二人守诺在先,能说的可说的只有那么多。
最终李山长慨然叹息:“至交好友逐渐凋零,还健在人世的也渐行渐远,罢了,世道规律如此,你们很有天分,好好的静心研究学问,准备来年的春闱吧。”
至此,沈长林沈玉寿便在华京安顿下来。
淮华书院的课程安排较为松散,师傅领进门,修行看各人,走到春闱之际,先生夫子主要起点拨的作用,沈长林沈玉寿经常泡在书院的藏书阁中,将从前难以见到的珍贵藏书一一翻阅。
同时结交可许多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同窗。
望朔放假,他们便带上最近的诗稿,回到暂住地,同文平宪一起讨论,赵悲煦亦然。
时光飞逝,秋去冬来,华京城的冬天,来的比平南的早,十一月便降下初雪。
飘扬的雪花如柳絮,缠绵落了整夜,翌日醒来,整个天地都银装素裹。
“北国早寒,寒霜天降,到了该吃铜锅的时候啦。”
沈长林看着漫天大雪,兴奋的说道。
“那便去凤楼叫一桌,到家里来吃。”沈玉寿接话,说着穿上棉袍,准备出门,“正好顺道去买些笔墨。”
沈长林自然同小兄一起前往,赵悲煦和文平宪斗棋正酣,忙里偷闲抬头道:“你俩早去早回,我们便不去了。”
“好嘞——”
沈长林应着声,话音才落,人已同沈玉寿走出门外。
华京城的冬日虽然寒冷,热闹劲儿却不丝毫不减,街面上仍闹哄哄的。
沈长林沈玉寿虽已抵京月余,但闲时逛街的时刻少之又少,今日偷得浮生半日闲,准备好好逛一逛,到饭点再去凤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