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4(1 / 2)

加入书签

大,打好了根基,坚持不懈的努力,总归能有丰收的一天。”

“我不是打击你。”杨烁道:“我打听过你们同行的专家,他们说,国内的农机水平想要追赶到世界先进水平,起码要几十年。”

黎阳点头,应和道:“确实落下的不少,需要补课的地方特别多,摸着石头过河,能少走弯路,也不全是劣势,如果有充足的人才,我们很有信心追上去。”

听他都这样说了,杨烁知道黎阳打定了注意,也不再废话,挥手同他道别。

黎阳把他送到大门口,杨烁刚上了车,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降下车窗同黎阳道:“我已经离开了那家汽车企业。”

“被辞退了?”黎阳十分意外,“上次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啊。”

“是我把他们给辞退了。”杨烁扬起下巴,一脸的不屑。

看他这样,黎阳不知道该说啥好,只问道:“那些材料我能给其他人看吗?”

“随你。”杨烁说着便启动了汽车。

后来,找了空闲时间,黎阳打电话给袁老师,说了这事,袁应龙在那边笑着道:“他应该是觉得上次对你太过分了,想要找个台阶给你致歉。”

说完杨烁的事情,黎阳又把最近实验遇到的麻烦跟老师讲了,可惜袁应龙对农机研究不多,他给黎阳留了一个电话号码和地址,那是B市一位研究农机的教授的联络方式。

农机厂被谭帅和黎阳接受差不多一年多,一开始,从工厂调派人手到车队那边,很多工人都有意见,但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们还都是服从安排。

今年,不少年轻的工人主动找到黎阳,说要去车队。

因为农机一厂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已经是私营企业了,车队也是私营的,这俩从饭碗上看,没啥区别,但是当司机挣钱多,而且能到处跑,比在车间里吃苦受累强多了。

他们这些报名的人,黎阳都送到了南山去学车,正好车队缺司机,先练一阵子。

从前只有两个车间,工人很富余,后来建了一个生产压缩机的车间,又调派了不少人手去车队,导致车间的工人和管理人员都有点紧张。

关于这个,不用黎阳发愁,谭帅和邵然通过电话说好了,通过老厂长,返聘了农机厂退休的师傅回来。

既然是返聘,就不拘泥是农机一厂还二厂三厂和四厂,管理好,或者是车间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商量个大概,邵然就上门去请。

今年,私营企业如火如荼,大的企业和工厂依旧在经历着改革的阵痛,就业更难了几分。

在报纸上,黎阳看到了一些对大学生统包统分的讨论,呼吁更多的毕业生自主择业。

别的不说,黎阳就知道今年海城的大学生分配问题很严峻,农机一厂的不少人都希望厂子里能优先雇佣职工子弟,不过这个事情一早就被谭帅给按死了,除非他想要的,否则没什么顺理成章。

农机二厂独立出去不说,三厂和四厂已经好几年没收什么新员工了,像是一厂这般又请专家,又返聘的,实在是很难得。

压缩机的销售,让工厂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工人们虽然看不到账目,但是天天在工厂,大概也能知道开始赚钱,担心工厂倒闭关门的心思终于淡了些。

周六的时候,在海城大学实验室,晚上,一群人回来,先去邱家小饭馆吃饭,然后黎阳回工厂,接到一个南山过来的电话,有一批从穗城进来的货,到海城后一个月都没人过来取。

这种事情都有专门的人处理,一般并不会告诉黎阳,这次之所以打电话,是因为订货的人是黎阳的表姐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