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2 / 2)

加入书签

“第一, 根据我们刚才说的, 凶手或者他的同伙,会二次回到现场。二次回现场的时间你们应该能推断出一个范围。那么这段时间,又可以重点进行不在场证明排查。”

“没错。”

“第二, 凶手要在不碰到尸体的情况下,从门内出去,体形不会很大。这一点, 你们应该可以根据尸体和茶几的位子进行推演。”

“嗯……”警员点点头, 又看向姜歇。

姜歇:“如果我查得没错的话,尸体会在9小时到12小时达到完全僵硬, 第12小时达到最高峰,24小时后开始逐渐软化。而这段时间,第二支队和侦探都能为我提供不在场证明。”

姜歇走出临时询问室。

侦探事务所的其他侦探和助理也被警方依次召回来问话。

大家的口供大体相似——白天大家都各有工作,或辅助警队,或服务私人客户进行调查。晚上有人回家睡觉,有人回事务所。

事务所里每个侦探的业务本身就比较独立,只有在任务接洽的时候,才需要找上探长。

探长是早睡早起的。所以即便是晚上回事务所的侦探,如果看到探长办公室的灯黑了,没事也不会上楼去找他。

同时,警方也对探长近期的工作与社交往来展开排查,并对关键人物进行上门询问。

但可惜,探长近期开展的工作貌似很普通,让人无法联系到保险箱内可能存放的东西——显然,关键资料已经被抹除了。

可疑的是,前一天凌晨6点43分,探长手机收到一条匿名短信,约探长到“老地方”见面,但无法追踪短信来源。

根据目前的资料,警方无法推断“老地方”在哪,只能推测,这条短信很可能与保险箱里的东西有关。

“你今天来找探长是做什么?”另一间临时问询室里,一个警员问道。

眼镜男:“我收到一条匿名短信,说有重要事情要和探长商议,但联系不上探长,让我去看看。”

“我那时站在二楼整理资料,觉得这件事需要跟探长汇报一下,发信息给探长他没回,就上楼去找他了。”

警方按着短信去查,同样无法追踪到短信来源。

问询姜歇的警员和队友沟通后,决定展开二度排查,最终锁定以下几个可疑人员。

第一个人,刘国开,男,三十六岁,事务所侦探,体形偏瘦。案发当天3-9点(可能的案发时间)在家休息,白天与助理小王共同进行私家探案,晚上7点40分-8点20分,与助理分开行动,且无法提供这期间的行动证明。

第二个人,张家璇,女,四十二岁,事务所近期客户,体形偏小。四天前与探长发生过争执,案发当天早晨和晚间独自在家,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

第三个人,孙案(眼镜男),男,二十四岁,侦探助理,体形中等,收到匿名短信,相应时间段均在事务所,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

但说到底,这些人只是相对嫌疑稍大,但都没有明确的作案动机。

警方调查陷入困境。

天色已黑,事务所一楼大厅的灯却十分明亮。各色穿着警服、便服的人,进进出出。

时间已经来到晚上9点,悬浮小球显示还有14个小时。

大厅的一角,本案的“无关人员”姜歇,正独自坐在一张沙发上。这里的视野不错,凡是进出的人,都能看得见。

他现在无法得知警方现在的调查进展到哪一步。倒是那酒保侦探,被允许在旁协助。

姜歇靠在椅背上,头微微向上仰起:保险箱内应该是一些威胁性资料没错,而且这些资料没有公开。所以,凶手不仅要拿到手,还要杀人灭口。

姜歇微微皱起眉,但有一个问题,他还没有想明白。

——凶手为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